客户买资管产品没在合同上签字事儿大吗?.docx
《客户买资管产品没在合同上签字事儿大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户买资管产品没在合同上签字事儿大吗?.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客户买资管产品没在合同上签字,事儿大吗?“小王经理,你给我推荐的那个产品挺好的,我已经决定要买了,但是我现在人在国外,短期内回不来,能不能让我朋友帮忙代签一下合同啊?相信长期从事金融产品销售的朋友对这样的情景不会陌生,尤其是一些已经熟识多年的老客户,彼此之间非常信任,找人帮个忙代签个合同又能有多大的事儿呢?代签是否真的没多大的事儿,或者说代签就一定会出大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还真需要深入的谈谈。要想说明白代签的问题,首先要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订立合同、签署声明等行为在法律上都属于意思表示。这种意思
2、表示可以是各方达成一致,也可以是单方的意思表示。比如在销售过程中委托人(客户)表示已经知悉,并且愿意接受投资产品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单方的意思表示。所以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其实既有各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也会有委托人单方的意思表示。在不考虑存在委托代理的情况下,这些意思表示的前提是必须由本人来做出,否则就无法在法律上构成委托人的意思表示。所以,无论是合同、声明或者是承诺,在非本人做出的情况下,也就不具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力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一切销售行为,必须是建立在本人的意思表示为前提上的。如果有人要代签,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授权。但是意思表示的方式只有签字吗?没有本人签字,委托人和管理人之间就必
3、然没有合同关系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北京金融法院近期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其实就有这样一个没有签字,但却被认定为合同成立的案例。在这个案件中,原告柴某经第三方介绍了解到某信托公司的产品,于是分两次给信托公司汇款,合计人民币777.7万元,并等着信托公司联系柴某签署合同进行确认。但是柴某在付款后,信托公司一直没有和他进行联系。2017年的10月9日,柴某接到信托公司关于产品已经提前终止的通知。后来经过了解柴某才知道,在2017年的7月25日,信托公司已经对产品的所有的有价证券提前进行了清仓。2018年的1月10日,柴某以不当得利作为案由起诉了信托公司。在这个诉讼的过程中,法院鉴定信托公司所提交的
4、信托合同,以及客户调查问卷上的柴某的签字,都是伪造的,并非柴某本人的签署。基于上述案件事实,原告在本案中提出的主张,是根据信托法第八条的规定:设立信托必须采取书面的形式,以口头信托,或者行为成立的信托属于不成立。因此,某信托公司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并且伪造柴某的签字,给柴某造成严重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北京金融法院的认可。北京金融法院认为,虽然信托法规定订立合同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但是这不等同于没有通过书面的形式订立的合同就不能够构成信托关系。判断是否成立信托关系,应当以双方当事人是否存在信托的合意作为判断的标准,也就是钱文忠提到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客户 买资管 产品 合同 签字 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