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奶牛场布鲁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规模奶牛场布鲁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奶牛场布鲁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规模奶牛场布鲁菌病净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本标准是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文件关于下达2020年度第二批上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沪市监标技(2020)230号)中下达的任务,由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制定工作,项目名称为规模奶牛场布鲁菌病净化技术规范,项目编号30。本标准为首次制定。(二)起草单位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三)主要工作过程Ix收集资料、总结和交流为确保标准起草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标准编制组,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举行编制工作会议,确定标准大纲和人员分工。第一阶段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国内外有关布病防控方面的标准、规范性文件
2、等文献资料,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对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一崇明奶牛“两病”区域净化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进行梳理和完善。第二阶段在广泛征求起草编制工作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规模奶牛场净化现状和实践经验,确定奶牛场布病诊断、监测净化、综合生物安全措施和流动控制等关键技术要点,起草了规模奶牛场布鲁菌病净化技术规范文本草稿。2、起草“征求意见稿”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的要求,起草完成规模奶牛场布鲁菌病净化技术规范文本草案后,起草编制工作组集体对文本草案逐条进行认真研讨和完善,于2023年3月形成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3、修
3、改形成“送审稿”2023年6月上旬,起草编制工作组将“征求意见稿”以电子邮件方式向10位布病防控和净化资深专家征求对本标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二、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布鲁菌属中牛种菌、羊种菌、猪种菌均可使奶牛和人感染,并在宿主细胞内寄生、繁殖,主要侵害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患病畜和感染畜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流产物、精液、乳汁等途径排菌和污染环境。重症发病牛可能表现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流产、乳房炎、不孕、各种组织炎症,但并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OIE将本病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农业农村部列为
4、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布病等人兽共患病呈现持续上升势头,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也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2021年人间布病病例达6.9万例,2022年前三个月继续保持高位,达1.5万例。人感染本病源于动物是不争的事实,实施畜间人兽共患传染病净化是“人病兽防、关口前移、源头防治”的迫切需要和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修订版)将“动物疫病净化”纳入法律条款,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意见(农牧发202129
5、号)对本病净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三、编制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动物疫病净化政策,有利于疫病净化的原则;引入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国际先进技术,结合我市规模化奶牛场布病净化实际的原则;按照技术集成先进、技术方法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四、编制依据本标准是在总结崇明奶牛“两病”区域净化模式研究等多年科研成果,结合持续多年奶牛布病全群监测和扑杀政策的生产实践经验,参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奶牛场卫生规范(GB1656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区域净化生物安全建设技术规范(DB31/T1318)、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模 奶牛场 布鲁菌病 净化 技术规范 编制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