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杂交中稻-再生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docx
《铜梁区杂交中稻-再生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梁区杂交中稻-再生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docx(7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铜梁区杂交中稻.再生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合理布局。选择生育期在150天左右,再生力强、品质较优,抗性强、两季丰产稳产性好的杂交稻品种神农5优28、U8优528、神9优28、神9优52、泰优98、大两优11k恒丰优珍丝苗、七香优晶占、陵优6019、神农优228等为主导品种。选择海拔350米以下,有水源保证的稻田。二、适期早播、培育壮秧。每亩用种0.8-1公斤于2月下旬至3月5日前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IOoC时开始播种,湿润育秧为主(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插秧盘育秧)。播种至出苗期以保温保湿为主,保持厢沟有水,水不上厢;出苗至一叶一心期以调温控湿为主,保持半沟水,促根下扎,膜内温度保持在25。
2、C以内。一叶一心喷施3%广枯灵水剂100O倍液或每平方米用70%敌克松2.5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立枯病。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逐步放干厢沟水,通风炼苗降湿,膜内温度保持在20。C左右。二叶一心期前后追施断奶肥,每平方米追尿素510克,兑水1000倍液均匀喷雾,并喷清水洗苗。二叶一心期后加强炼苗,逐步打开棚膜。移栽前三天追施“送嫁肥”,与断奶肥同量。移栽前12天,用20%的三环嘤750倍液喷苗,预防稻瘟病。三、适期早栽,合理密植。适时早栽有利于改善秧苗个体的生长环境,促进秧苗低位节早发多分篥,培育头季大穗,增加再生季母茎数。在4月10日左右,秧苗叶龄45叶时移栽,栽插密度按品种类型和目标产量
3、要求亩插足1012万窝,每窝插2粒谷苗。半旱式栽培可按1.21.3米开厢,厢沟宽30厘米,厢面宽0.91米,沟深25厘米,每厢栽4行,宽窄行栽植。四、科学配方施肥。根据中稻亩产600公斤,再生稻200公斤的目标产量要求,具体施肥方法是:在稻草还田的基础上,中等肥力田底肥亩施复混肥30-35公斤,同时亩用硫酸锌12公斤作底肥,栽秧后亩施尿素5-6公斤作分篥肥,6月中旬(拔节孕穗期)亩施氯化钾5公斤并根据苗情酌情施用尿素3-5公斤作穗粒肥。促芽肥是夺取再生稻稳产、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蓄留再生稻田块于齐穗后10天(7月20左右),亩用尿素10-15公斤作促芽肥,中稻收后3天亩用尿素5-10公斤作发苗
4、肥。五、浅湿灌溉,适时晒田,强根促稣。栽秧前整平稻田,浅水栽秧,湿润立苗,薄水分篥,全田总茎篥数达到1820万时脱水晒田1次,控制无效分篥,促进通风,增气养根,壮秆保叶养芽;浅水孕穗,中稻齐穗后20天左右可自然落干田水。半旱式种植的稻田,一般情况下保持水平厢面,晒田时保持半沟水;灌浆期间歇灌溉;乳熟期后保持浅水层冰稻黄熟期保持湿润状态,提高水稻休眠芽的成活率。注意抗旱保苗,遇连晴高温天气应适当增加田间水层,防止后期脱水。六、综合防治病虫害。根据田间病虫测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关键时期防治好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虫害,减少农药使
5、用量,提高稻米品质。苗期防苗叶瘟,5月上中旬防治一代螟虫,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主要防治二代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纹枯病等病虫害。1 .稻瘟病:一是苗瘟:秧田出现发病中心,或有急性病斑出现时。二是叶瘟:稻田出现5个以上发病中心,或有急性病斑出现时。三是穗颈瘟:发生叶瘟的田块及周围田块,种植感病品种的田块,在抽穗期遇上适宜的发病天气时,应在水稻抽穰初期、齐穗期各施药一次防治穗颈瘟。防治药剂:亩用75%三环嘤可湿性粉剂(丰登)20克或3%春雷霉素可湿粉100克或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2 .水稻纹枯病:当病丛率2030%时施第一次药,隔1215天施第二次药;天旱时病丛
6、率4050%时施药。防治药剂:25%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亩用40克兑水50公斤喷雾。3 .水稻二化螟:一代二化螟防治时间为5月5日2日,二代二化螟防治时间为7月2日-8日。防治药剂:亩用31%氟晴三嘤磷微乳剂(三拂)6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4稻飞虱:水稻百丛虫量IOoo1500头时防治。防治药剂:亩用25%嚷嗪酮可湿粉(扑虱灵)50克或10%叱虫琳可湿粉30克兑水50公斤喷雾。5.稻纵卷叶螟:100丛水稻有初卷小虫苞1520个时,或水稻分蕖期100丛有虫40头,穗期100丛有虫20头;1、2龄幼虫占幼虫总数的70%左右时防治。防治药剂:亩用31%氟晴三11磷微乳剂70毫升或40%毒死睥乳油10
7、0毫升。具体防治时间及办法应根据当时的病虫监测预报情况为准。七、看芽抢收头季,保证留桩高度。当全田谷粒黄熟95%以上、70%的植株倒二、三节芽长达2厘米以上时收割,留桩高度达到3340厘米,争取倒二节休眠芽成穗,提高再生穗率。八、强化再生季田间管理。1 .稻草覆盖,抗旱保苗。头季稻收获后立即将稻草覆盖在稻桩行间,既可以减少田间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抗旱保苗,促进再生芽的生长;又可增加土壤的钾素营养,培肥土壤地力。2 .及时追肥。及时施好发苗肥和穗粒肥。在头季稻收割后,及时用清粪水800-1500公斤泼施稻桩,再亩施用尿素510公斤作发苗肥,争取多发再生苗,提高再生苗成穰率,增加有效穗。再生稻
8、孕穗初期,亩用尿素23公斤加氯化钾35公斤作穗肥。再生稻始穰期,亩用“920”2克兑水50公斤喷苗,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兑水50公斤)1-3次,促进再生稻早孕穗、早成熟,适当增加穗长和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3 .加强田间水分管理。收获头季稻后立即复水,田间保持湿润发苗、浅水长苗、水层扬花,干湿交替成熟。一直灌浅水至接近黄熟时排水。4 .及早防治病虫害。结合发苗肥施用及时用药喷雾稻桩,预防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代螟虫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抽穗期根据病虫测报再行防治,确保再生稻丰收。宜机化区中稻一再生稻全程机械化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一、技术概述1 .基本情况。中稻蓄留再生稻是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铜梁 杂交 中稻 再生 绿色 高效 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