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农村人才队伍实施方案.docx
《壮大农村人才队伍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壮大农村人才队伍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壮大农村人才队伍实施方案一、农业发展基础坚实一是应城糯稻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8年,应城糯米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建绿色糯米品牌5个,获批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二是稳产争优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18年全市投资L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8万亩,发展糯稻32万亩、稻田综合种养6.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36.4万吨,居全省第25位,其中水稻总播种面积66.2万亩,总产量33.7万吨,居全省第19位;现有糯米加工企业20多家,年加工销售糯米产品11万吨,初步形成糯稻产、力口、销一体化格局。全市油菜总播种面积12.8万亩,总产量2万吨,居全省第38位。全市蔬菜总播种面积25.8万亩,总产量6
2、2万吨,其中水生蔬菜发展迅速,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全市畜牧业良性发展,规模养殖、标准养殖、特色养殖发展迅速,新建10万只及以上蛋鸡养殖小区13个,禽蛋产量7.7万吨,居全省第3位;新建万头级养猪场11个,其中永盛畜牧养猪场供港活猪规模达3万头,为国家和省级确定的生猪活体储备生产基地。全市放养水面面积达1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6.4万吨,居全省第17位,基本实现渔业减量增收目标。三是品牌创建成绩可嘉,截至2018年,全市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企业共获得147个绿色产品认证和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截至2018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97家、
3、家庭农场472家。五是农旅融合稳步推进,应城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城市称号,连续三年获湖北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市;汤池镇为湖北省首批旅游名镇、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共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6家,农旅融合示范线2条,农旅融合示范点7家,为农旅融合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二、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一、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坚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对接应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
4、30年),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构建应城市乡村振兴一主两重两轴四片多点发展新格局,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城乡体系布局。一主:指主城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平衡新老城区关系,发挥支点吸纳作用,打造吸纳农业人口转移集聚的主阵地。两重:指东部重点中心镇和西部重点中心镇。其中,东部重点中心镇是由东马坊和长江埠共同发展形成的新区;西部重点中心镇由汤池镇+杨岭镇组成。依托东城区工业重镇和西部地区旅游景区的特色产业,带动优势资源快速发展,建设成为应城东西两大经济新引擎。两轴:即横向城镇发展轴和纵向城镇发展轴。横向城镇发展轴:沿八汤线连接汉宜公路东
5、段,贯穿主城区、东城区所在的核心区和西片区;纵向城镇发展轴:沿烟应一应天线,连接市域北片区、主城区和南片区。四片:是围绕主城区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四大外围片区。东片包括老城区、东城区、城南新区、黄滩镇、郎君镇(东西汉湖以北)、三合镇以南部分村,为工业发展引领区;西片包括汤池镇、杨岭镇和城北街道办事处城区以外区域,为旅游发展核心区;北片包括田店镇、杨河镇、三合镇,为农业发展示范区;南片包括天鹅镇、义和镇、陈河镇、南垸良种场及郎君镇(东西汉湖以南),为生态特色保护区。多点:即6个特色镇和IOO个中心村。特色镇分别为汤池、杨岭、城北、杨河、田店、义和。选择人口在1500人以上的较大行政村建设中心村,每个
6、镇重点扶持510个中心村。二、探索城乡差异化发展路径1、工业发展引领区在加快促进原有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要加大农业科技、精深加工两方面招商力度,依托工业发展优势,走出一条以工带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东城区:东城区以东城工业园和赛孚工业园为依托,重点推进现有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新兴业态发展;引进知名品牌商贸企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实力。按照城区南移、工业西进、美丽乡村集并、城乡互为一体的路径,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应城城乡融合示范区。城南新区(黄滩镇):重点发展粉笔特色产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
7、园,着重提升科技、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将其建设成为公共服务与特色产业发展区。打造秀美大富水,发展农旅融合区,绿色种植示范区,蒲骚泽畔、古碧遗风四季沐歌。要协调和处理产业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以产业作为城市支柱和动力源泉,以生态作为城市发展的特色,构筑起宜居宜业宜人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四里棚街道:鼓励盐化工业园延伸发展盐化工下游产业,重点建设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筹备建设木材产业园等专业市场,将其发展为应城现代物流商贸中心。城北街道: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包含果蔬加工区、调味加工区、粮棉油加工区、畜禽加工区、商贸服务区、市场服务区、仓储物流区等八大功能基地,力争将园区打
8、造成为湖北省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依托矿山公园爱漫文旅小镇建设,整合魏河油菜花、赵皈采摘园、五龙寺观光园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魏河、盛滩韩湾为龙头的民宿旅游村,沿大富水、发展戴河肖廖农旅融合区、沿江古渡、上河柳岸、万家灯火。打造省级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郎君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东西汉湖以北镇区为工农业融合发展区,主要发展华能热电产业园等绿色工业项目、绿色糯稻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东西汉湖以南则主要发展绿色糯稻和特色水产养殖。为城区人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建成应城绿色产业综合发展区。2、旅游发展核心区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形态,推动旅游+农业、文化、养生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和乡村治理水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壮大 农村 人才队伍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