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城乡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对策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乡村振兴需要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而要实现城乡融合,就必须要有乡村振兴的支撑。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成绩斐然,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不完善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体现。打造功能互补、互融共生的城乡有机共同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加快乡村全面振兴。这是我国适应社会矛盾新变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之举。近几年,我国“四化同步”步伐显著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农村一体化建设已经
2、取得了新的进展。基于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建立,其现实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制度安排上,逐步完善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加了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突出了“三农”工作的优先地位,城乡发展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持续深入,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加快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此,打破“农村与城市各自发展”的传统路径,树立“城乡等值”“共建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实现
3、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助推城乡深度融合。协同整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宏观政策、财力保障及产业融合体系上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和功能定位,并将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作为重点方向,积极引导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助力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破解。*.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在应然状态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建立在供需适配和利益均衡分配基础上的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功能互补、互融共生的城乡共同体与共同繁荣格局。但当前,人才、土地和资金等要素和资源仍处于单方面的农村向城市流入阶段,城强乡弱的发展态势依然存在。首先,从劳动力要素角度看,城乡人才资源双向流动不畅
4、。城市人才难以向乡村流动,而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尚未得到充分保障。城乡之间长期要素循环受阻导致城市发展繁荣,而农村发展越来越滞后。其次,从资金要素角度看,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周期较长,金融市场和资金运营滞后,因此收益无法保证。最后,从要素保障看,现阶段我国要素市场体系尚未统一,还存在市场垄断阻碍和不合理的行政限制,不具备比较顺畅的通道或场域,无法同步反映市场在供求关系与资源稀缺程度方面的情况,这就使得城乡要素配置无法实现建立在以市场价格、竞争和规则为基础上的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即为配置不合理。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既是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的现实困境,也是两
5、者耦合的动因所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能力缺失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医疗、社保等,也包括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当前,由于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乡村人口数量持续降低,不仅导致乡村振兴存在人力资本障碍,也使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存在规模经济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农村工作环境,加剧了乡村优质资源和要素的流失。主要体现在乡村教育方面的师资数量不足、教育质量不高、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公共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力度不足,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以及很多县级以下的农民还存在看病难的问题等。要改变当前这一现状,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城
6、乡统筹发展,不仅要推动城乡之间要素平等交换,也要促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产业融合不充分我国长期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产业融合不紧密、传统产业结构与城乡融合发展要求不匹配等问题。首先,由于农业高质量发展不充分,导致农产品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农业质量效益低。其次,受农村产业发展自身的限制,缺少资金支持、市场参与等动力机制,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开发建设的动力和意愿不强。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融合的发展进程。乡村治理能力不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部分基层党组Z人员的工作能力无法适应乡村治理新要求,仍习惯于以“经验”为
7、主、靠“面子”办事。部分村党组Z内部管理松散,自身不硬,党员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率低。还有些村党组Z的群众组Z力不强,不会做群众思想工作,缺少有效吸引凝聚群众的措施,导致基层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农民对集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弱。近年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逐渐趋于完善。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乡村治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不足。必须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中找办法,精准施策,靶向破难,确保治理有效。*.对策构建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党的*大报告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
8、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统一城乡土地,健全劳动力市场,这是统一要素、资源市场的首要任务。破除单向城市化思维,畅通城乡要素循环,要向农村聚集更多要素。城乡平衡发展作为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基础支撑,也必将打通城乡经济循环并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开启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在未来重塑新型城乡关系的实现路径中,“坚持”和“畅通”是关键。站在新的历史关口,要始终坚持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补齐农村发展的短板,最终形成以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第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户籍制度是造成城乡发
9、展差距的制度根源,进行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优化积分落户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才能彻底改善和扭转目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第二,优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并行,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通过农村承包地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使农村土地资源在利用效率方面得以提高,以促进适度经营规模扩大以及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第三,健全就业政策制度,推进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我国就业制度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化也表现出了城乡二元性,这极大
10、地阻碍了劳动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了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新时代,应继续健全就业制度及相关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积极完善政府的疏导和调控功能。扩宽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第四,规范农村金融服务组Z体系。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通过积极引导使其功能互补和有序竞争,重视小微普惠领域的金融服务,增强农村经济增长动力,通过引导涉农机构回归乡村,可以提高金融服务在乡村的业务水平及效率,逐步增强金融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扩大信贷渗透率,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持续拉大,
11、想要改变当前局面,实现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扩大公共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打造普惠共享的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第一,深化公共财政供给体制改革。不平等的城乡公共财政供给是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很大差距,且持续扩大的一大重要原因。将公共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用于修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对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公共事业加大投资力度,从而帮助推进城乡公共财政一体化,缩小直至消除城乡公共财政的差距,最终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二,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优化乡村学校基
12、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第三,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要坚持重心下移、政策倾斜,整合城乡医疗资源,加大农村医疗方面的财政投入,减轻农民就医负担;制定相关激励机制,对于乡村医生的薪酬待遇及福利保障问题给予重视,吸引医疗行业优秀人才的引进。促进优质医疗人力资源更好地服务农民,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水平的全面提高。第四,推进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实现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全覆盖,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逐步增加乡村社会保障类别,完善城乡保障服务体系。以城带乡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加快转变传统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运用城镇优势为乡村各类资源和要素注
13、入新活力,以此促进乡村发展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以农村的现代化构建新型乡村命运共同体。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当前,我国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度较低,加快提升融合程度,纵向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助推农业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形成全面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规范的生产体系以及有序的经营体系,提升农业价值链。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
14、助力我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第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农村创业环境,通过“引、借、育、留”等多种措施共同推进,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组Z引导各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吸引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筑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石,为农村人才队伍注入新活力。第三,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多重功能。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以及将农民变股东的形式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股份合作多形式化;通过以经济性功能为基础拓展和培育集体经济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以及社会功能;通过强化集体经济组Z的内部管理,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农村产权有序流
15、转并引导公平交易。发挥基层党组Z作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在基层治理中,基层党组Z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凝聚民心、整合社会、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各项政策的落实需依靠基层党员干部的奉献与付出,应持续推动基层党组Z建设走深走实,完善村级dj引领下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夯实农村基层党组Z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第一,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Z。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Z建设的根本方向,切实增强基层党组Z的政治领导力、思想领导力、群众组Z力、社会号召力,进一步发挥其战斗堡垒的作用。第二,加强基层党群沟通的联动机制。基层党组Z工作人员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畅通反映群众意见的传达渠道,及时回应农民群众的所思所忧,协调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引领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落实制度安排,将群众思想转化为切实的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第三,加快基层党组Z的现代化转型。通过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组Z学习深化*思想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本领;为了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基层环境,可从dj组Z体制的内部管理入手,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同时加强基层党组Z与党组Z之间的横向协作,从而使基层党组Z在乡村的覆盖面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