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技术.docx
《小儿麻醉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麻醉技术.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儿麻醉技术一、概述小儿在生理学、药理学和心理学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小儿不是缩小化的成人。新生儿(0-1个月)、(1-12个月)、学步儿(1-2岁)和年幼儿童(2-12岁),麻醉需要各有不同。麻醉风险与年龄成反比。1.小儿生理学特点(1)呼吸系统:婴儿头大,舌大,颈短。鼻孔大小约与环状软骨处相等,气管导管如能通过鼻孔,一般均能进入气管。婴儿喉头位置较高,位于C3-4平面(成人CS-6平面),会厌软骨较大,与声门成45。,因此会厌常下垂,妨碍声门显露。婴儿喉头最狭窄部位是环状软骨处,但6岁以后儿童,喉头最狭窄部位在声门。婴儿呼吸节律不规则,各种形式的呼吸均可出现。胸廓不稳定,
2、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高,腹部较膨隆,呼吸肌力量薄弱,纵隔在胸腔所占位置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婴儿有效肺泡面积/千克是成人的1/3,耗氧量/千克是成人的2倍,说明换气效率不佳。(2)循环系统:新生儿由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闭合,心室做功明显增加,心肌群发育差,心室顺应性较低,心肌收缩性也差,每搏量较小,心功能曲线左移,这些特点使新生儿和婴儿有心力衰竭倾向。心脏对容量负荷敏感,对后负荷增高的耐受性差,心排血量呈心率依赖性。小儿麻醉时应测量血压,袖套宽度应是上臂长度的2/3o袖套宽,血压读数低;袖套窄,读数高。婴儿脉搏较快,6个月以下婴儿,麻醉期间如脉搏慢于100/min,应注意有无缺氧、迷走神经反射
3、或深麻醉,应减浅麻醉,纠正缺氧,用阿托品治疗,必要时暂停手术。小儿血容量按千克体重计,比成人大,但因体重低,血容量绝对值很小,手术时稍有出血,血容量明显降低(表18-1)。(3)神经系统:新生儿已有传导痛觉的神经末梢,中枢神经系髓鞘已发育完全,新生儿能感知疼痛,对伤害性刺激有应激反应,手术时要采取完善的麻醉镇痛措施。(4)肝肾和胃肠系统:新生儿肝功能发育未全,药物的酶诱导作用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肝代谢药物的能力迅速增加。新生儿对药物的结合能力差,导致新生儿黄疸,对药物的降解反应减少,以致药物清除半衰期延长。肾功能逐渐发育,2岁时肾功能已达成人水平。新生儿对液体过量或脱水的耐受性低,输液及补充
4、电解质应精细调节。刚出生时新生儿胃液PH呈碱性,出生后第2天胃液PH与年长儿呈相同的生理范围。吞咽与呼吸的协调能力在出生后45个月才发育完全,故新生儿出现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高。(5)体液平衡和代谢:小儿细胞外液在体重中所占比例较成人大,成人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小儿占30%,新生儿占35%40%o新生儿及婴儿对禁食及液体限制耐受性差,机体糖及脂肪储备少,较长时间禁食易引起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倾向,故婴儿手术前禁食时间应适当缩短,术中应适当输注葡萄糖。小儿基础代谢高,细胞外液比例大,效应器官的反应迟钝,常需应用较大剂量的药物,易于出现用药过量及毒性反应。麻醉时应考虑麻醉药的吸收和排泄,从而控制
5、用药剂量。(6)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体温下降时全身麻醉易加深,引起呼吸循环抑制,同时麻醉苏醒延迟,术后肺部并发症增加,易并发硬肿症,麻醉时应采取保温措施。6个月以上小儿麻醉期间体温有升高倾向,诱因有术前发热、脱水、环境温度升高,应用胆碱能抑制药、术中手术单覆盖过多及呼吸道阻塞等。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及氧耗量相应增高,术中易缺氧,体温过高术中可发生惊厥。2 .药理特点新生儿由于分布容积大,药物清除延长。蛋白结合率低而改变药物清除,需要大剂量以达到所需血药浓度。新生儿及婴儿脂肪及肌肉相对较少,应用依赖再分布至脂肪、肌肉而终止其作用的药物(如
6、硫喷妥钠、芬太尼)时,临床作用时效较长。小儿吸入麻醉药最低肺气泡浓度(MAC)随年龄而改变,麻醉药需要量:早产儿足月新生儿3个月婴儿年长儿、成人婴儿。小儿呼吸频率快,心脏指数高,大部分心排血量分布至血管丰富的器官,故小儿对吸入麻醉药的吸收快,麻醉诱导迅速,但也易于过量。3 .通常的术前诊断可涵盖外科手术的各种类型。二、麻醉要点1.麻醉前准备(1)术前访视:麻醉医师术前必须对病儿进行访视,与病儿建立感情,并取得小儿及家长的信任。对麻醉操作及手术的必要性进行解释,采用各种方法以减少其恐惧心理。(2)近期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24周患有病毒感染,围术期肺部并发症,如哮喘、喉痉挛、低
7、氧血症和肺不张等风险增加。(3)一般状况:注意体重,与预计体重年龄(岁)2+8kg比较,了解病儿发育营养情况。注意牙齿有无松动,扁桃体有无肿大,心肺功能情况及有无发热、贫血、脱水等情况。(4)术前禁食:因为小儿更易发生脱水,故对小儿术前禁食水时间可适当放宽(表18-2)。(5)术前用药:术前用药应根据病情、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患儿状况来决定。1岁以下小儿,术前用药可仅用阿托品。1岁以上小儿,可加用镇痛药。目前常以眯达嗖仑O.250.5mgkg口服、阿托品O.02mgkg肌内注射作为小儿术前用药,可获得满意镇静效果。舌下及鼻腔内滴入也可用于小儿术前用药途径,如右美托咪定0.08g/kg滴鼻。2.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麻醉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