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麻醉技术.docx
《高血压患者的麻醉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患者的麻醉技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患者的麻醉技术一、临床要点(1)概述: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使正常的血压调节机制受损所导致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生理是血管紧张性发生改变、周围小动脉收缩、阻力增加,血压升高。(2)诊断标准和分级: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成人血压高于140/9OmmHg,即为高血压。 理想血压:V1208OnlmHg。正常血压:VI3085mmHg 正常上限:130139/8085mmHg I级(轻度):140159/9099mmHg0 I级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5mmHgo 11级(中度):160179100109mmHgo II三(重度):180/1IO
2、mmHgo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SBPMOmmHg且DBPOOmmHg;SBP140-149mmHg且DBPOOmmHgo(3)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危险分级:主要从危险因素及并存临床情况两方面综合考虑。危险因素: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总胆固醇6.5mmolL;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肥胖(BMI28,主要腹型肥胖)。并存临床情况:脑血管病(卒中,TIA);心脏疾病;肾疾病;外周血管疾病(静脉炎等);视网膜疾病(出血、渗出、视盘水肿等)。二、患病人群特征1 .年龄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2 .男:女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期女性略高于男性。3 .发病率成人可达20虬三、麻醉要点1.术前评估及用
3、药(1)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目前用药及控制水平、并存的临床情况,确定患者危险分级。重点询问患者是否有胸痛、活动耐受情况、是否有气促(特别是夜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体位变化引起的头晕、晕厥、黑朦。(2) 口服降压药物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l)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RB)术前一天停药外,其他药物需服用至手术晨。术前血压舒张压持续高于IlOmmHg的患者(特别是伴有终末器官受损的患者)手术应延缓至血压平稳后进行。(3)术前晚加用镇静催眠药如咪达嗖仑5mg口服。术前镇静药剂量可适当增加;抗胆碱药慎用阿托品,避免心率增快,可选用长托宁、东葭着碱,如疼痛剧烈可
4、加用镇痛药物如吗啡3mg肌内注射。若术前系统治疗血压趋于平稳,入室后血压升高可静脉注射咪达嗖仑12mg,并吸氧,使高血压有所缓解后再行手术。2,麻醉方法选择根据血压水平、控制程度及手术范围、创伤大小等多因素来决定,要求达到无痛、内环境干扰小、减少应急反应。(1)局部麻醉:仅适用于体表局部小手术。(2)神经阻滞麻醉:由于可能阻滞不完全,疼痛刺激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需配合适量的镇静镇痛药,故仅限短小手术。(3)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隙麻醉对血液动力学变化剧烈,仅对一些下肢及会阴部的短小手术选用,应严格控制阻滞平面,并要及时补充血容量,以免交感神经广泛阻滞产生低血压。持续硬膜外阻滞可控性强,分次小量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血压患者 麻醉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