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犬传染性肝炎诊治技术.docx
《宠物犬传染性肝炎诊治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宠物犬传染性肝炎诊治技术.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宠物犬传染性肝炎诊治技术一、概述犬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caninehepatitis,ICH)是由I型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其特征是肝小叶中心坏死,肝细胞和内皮细胞出现核内包涵体。根据犬腺病毒感染不同动物的临床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犬肝炎型、狐脑炎型和犬呼吸型。其中以犬肝炎型分布最广,遍及世界各养狗地区,是犬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常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死亡率相当高。二、病原属于腺病毒属的犬I型腺病毒,基因组由双股DNA组成。病毒抵抗力很强,冻干后能长期存活,在0.2%福尔马林液体中24h灭活,在50C下150min或60C下35min灭活,对乙醛和氯仿有耐受性。在室
2、温下pH39的环境中可存活。对95%的乙醇有很强的抵抗力,如果针头和注射器仅依赖于酒精消毒,仍可能传播本病。三、流行病学各个品种和任何年龄阶段的犬均可感染发病,犬科其他动物如狐、狼、山狗也能感染发病。犬群中幼龄犬发病多见,死亡率较高。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初,病犬的血液中就含有病毒,以后见于所有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并能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病愈后虽可使机体终身免疫,但在数月至数年内肾脏仍持续带毒,因此,尿中长期排毒,成为最常见的传染源。怀孕母犬感染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垂直传播)。病毒从消化道上皮散布到局部淋巴结,随后发生病毒血症,进而病毒广泛地散布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特别是肝、
3、肾、淋巴结和血管内皮)。在疾病的急性发热阶段,病毒侵入眼,可出现角膜水肿和严重的角膜炎。肝脏的损害自始至终存在。全身感染后,病毒长期存在于肾中,并通过尿液排毒。最初病毒局限在血管内皮,特别是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内皮,引起轻度的肾小球病变,出现蛋白尿。随后,病毒从肾小球血管内皮消失,而出现在肾小管上皮中,引起局灶性间质性肾炎。所以,肝炎病犬的肾损害是原发性损伤和自身免疫反应的联合表现。四、临床症状病犬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喜欢饮水。体温升高到404UC,持续13d,然后降至常温;稳定Id左右第2次升高,呈现马鞍形体温曲线。同时出现呕吐、经常期性腹泻、粪便有时带血,大多数病犬剑状软骨和右季肋部有压痛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宠物 传染性 肝炎 诊治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