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
《高热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热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热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高热(hyperpyrexia)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超过39。C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的常见症状。高热反应是机体对致病因子(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一种强烈保护性反应,但同时又会带来组织损伤。高热引起的惊厥,临床很常见,尤其是婴幼儿。【诊断提示】1 .病史特点(1)起病急缓:如大叶性肺炎、疟疾、斑疹伤寒等起病急骤,体温于数小时内达高峰。而伤寒、结核病的体温为缓慢上升,数日内达高峰。(2)发病的季节性: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回归热、斑疹伤寒流行于冬春季节;乙型脑炎、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则流行于夏秋季节。2 .热型(1)稽留热:持续高热于3940。C达数日或数周,24h波动在2。
2、C之内,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粟粒型肺结核、乙型脑炎、中枢性发热及大叶性肺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2)弛张热:体温常在39,24h内波动超过2,见于风湿热、败血症、结核病、严重化脓性感染、恶性网状细胞病等。(3)间歇热:体温上升可达39。C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或数日后又升高,如此反复发作,见于疟疾、回归热、严重肾盂肾炎、胆管感染伴结石梗阻、霍奇金病或淋巴瘤等。(4)波浪热:体温逐渐上升,数日后又逐渐降至低热或正常,再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回归热、脂膜炎等。(5)消耗热:体温波动范围较大,24h内变化在35,见于脓毒血症、菌血症、重度
3、肺结核等。(6)双峰热:体温曲线每天有两个高峰出现,见于黑热病、恶性疟疾、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7)颠倒热(逆行热):早晨体温高于晚间体温,见于脓毒血症等。(8)不规则热:Id体温上下波动13T,无一定规律性,见于流感、风湿热等。3 .伴随症状(1)伴有寒战时,多见于脓毒血症、菌血症、大叶性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疟疾、流脑等。而伤寒、结核、风湿热、病毒感染,多无寒战。(2)伴有皮疹: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风疹、伤寒、斑疹伤寒等)、结缔组织疾病(如急性播散性红斑狼疮、急性皮肌炎等)、变态反应性与过敏性疾病(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变态反应性亚败血症等)及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热 诊断 提示 治疗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