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7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一、概念 抗生素 抗菌药物二、抗菌药分类及机制简介 天然PG、PV 青霉素类 半合成 耐酶:MET、OXA 广谱:AMO、PIP 强有效抗革兰氏阴性杆菌青霉素 一代:头孢唑啉-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 二代:头孢呋辛 三代:头孢噻肟、曲松、哌酮、他啶 四代:头孢匹罗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非典型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0 -内酰胺类 单环类:氨曲南 氧头孢烯类:噻吗灵 与酶抑制剂的复合剂(一)-内酰胺类细菌细胞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浆细胞浆PBPPBP3PBPPBP4PBP512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有赖于PBP(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存在5 细胞壁细胞浆细胞浆PBPPBPPBP-lactamPBP细胞壁被破坏抑制P
2、BPs-lactam-lactam-lactam-lactam细胞膜-内酰胺类抗生素-lactam=-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1940年)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抗革兰氏阴性杆菌青霉素 第一代 头孢唑林(先锋5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头孢氨苄(先锋4号、口服)第二代 头孢呋辛酯(西力欣,力复乐)头孢克洛 (希克劳,可福乐)第三代 敏感菌 排泄通道 半衰期头孢噻肟 肠杆菌科、流感杆菌、淋球菌 肾(90%)1.3h (凯福隆)头孢他定 绿脓杆菌(最强)肾(90%)1.9h (复达欣)头孢哌酮 绿脓杆菌 胆道(70%)2h(先锋必)头孢曲松 流感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 肾、胆道 6-9h(罗氏芬)
3、第三代 促进巨噬细胞杀菌功能 体内杀菌活性强于体外(细胞免疫)头孢地嗪(莫敌)头孢布烯(先力滕)一日单剂(0.4),口服 PAE(post-antibiotic effect)第四代 头孢匹罗 头孢吡肟第一代 G+(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不稳定 部分G(流感杆菌、肺炎杆菌)抗 菌 谱 酶稳定性第二代 G+G 稳定性 (流感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第三代 G 抗菌谱拓宽,某些假单胞菌有效 稳定 G+第四代 G+G 稳定 3种-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区别 抑酶目标 他唑巴坦 克拉维酸 舒巴坦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 +转移性-内酰胺酶 +染色体介导头孢菌素酶 +超广谱酶(ESBLs)+药物 比例 主
4、要针对致病菌 哌拉西林 G+、G 需氧菌及厌氧菌有极强活性 对酶稳定 大多院内难治性感染的耐药菌有效 PAE较明显 成人剂量每日23g,分2 3次 VD 对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天然耐药 有癫痫者禁用 日用量4g(引起中枢神经系症状)妊娠、新生儿慎用5、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单环霉素类(氨曲南)(二)多肽类 强效、窄谱杀菌剂 耳、肾毒性突出 仅适用于难治性MRSA、MRSE、肠球菌 去甲万古霉素、稳可信、多粘菌素B、替考拉宁PBP细胞膜糖转肽交叉连结合成中的粘肽连万古霉素转糖作用被阻止阻断交叉连结(四)大环内酯及林可酰胺类 抗菌谱主要为 需氧G+、G-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组织浓度血药浓度,胞内胞外
5、对胞内繁殖病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等)有良效 有PAE 其他非抗感染作用(四)大环内酯及林可酰胺类 红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大多肝浓缩,由胆道排出 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抑制蛋白质合成 不宜与氯霉素、林可霉素合用(五)喹诺酮类 口服吸收好,组织穿透力强、浓度高 抗菌谱广,尤其对G-杆菌活力高 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和结核分支杆菌等有效 半衰期相对较长,PAE明显 拮抗细菌DNA旋转酶,阻断DNA复制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药物抗菌谱应用范围萘啶酸吡哌酸G杆菌尿路与肠道感染氧氟沙星环丙沙星G杆为主各系统 司帕那沙星G杆菌G杆菌 各系统感染曲伐沙星莫昔沙星G杆菌G杆菌厌氧菌各系
6、统感染 喹诺酮类药物分类及作用(五)喹诺酮类 有些药物神经系统、肝、心脏传导系统等毒副反应较严重 孕妇与儿童不宜使用,老年和肾功减退者减量 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如血茶碱浓度增高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阻断DNA,随尿排除)存在问题(六)抗真菌类 机制是直接损伤真菌的细胞膜,使 其通透性发生改变 两性霉素B、氟康唑如-内酰胺类、万古、替考拉宁DNA的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和制霉菌素、氟康唑如磺胺类、异菸肼、阿糖胞苷、新生霉素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红和氯霉素 乙胺丁醇抑菌剂杀菌剂(浓度依赖性)杀菌剂(时间依赖性)氯霉素 氨基糖苷类 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氟喹诺酮类 头孢菌素类磺胺药
7、甲硝唑 其他内酰胺类四环素类 万古霉素三、抗菌药物后效应(PAE)较满意PAE中等度PAE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稀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第四代头孢万古霉素 体内抗菌浓度 细菌抑制 体内抗菌活性 体外最小抑菌浓度 时间四、细菌耐药-全球性难题 19201960年 G+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 19601970年 G-菌 铜绿假单胞等 70年代末今 G+,G-菌 MRSA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PRP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ESBLs 超广谱-内酰胺酶(G-)AmpC 诱导性-内酰胺酶(G-)19.2%13.8%13.4%12.2%9.7%6.1%25.6%葡萄菌属19.2%(35
8、1/1830)绿脓杆菌13.8%(252/1830)克雷白菌属13.4%(224/1830)大肠杆菌12.2%(246/1830)不动杆菌属9.7%(177/1830)肠球菌属6.1%(112/1830)其他致病菌25.6%李家泰: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1月 (二)细菌耐药的机制 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红霉素酯化酶 -内内酰酰胺胺酶酶作作用用机机制制内内酰酰胺胺酶酶作作用用机机制制通通过过水水解解通通过过水水解解B B B B-内内酰酰胺胺环环灭灭活活内内酰酰胺胺环环灭灭活活-内内酰酰胺胺类类抗抗生生素素内内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生素 合理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