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专项方案.docx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专项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沉降观测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地下车库、休息区及办公会客厅等一体的多功能大楼,地上34层、地下4层;二、编制目的及依据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需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水准尺采
2、用锢刚尺,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规定项目的要求,在工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具均应经过权威计量检测中心检验并校正合格,以确保测量精度,方可投入使用。并填写好相关表格作为管理资料存档。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主要用于沉降观测的测量仪器配备。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观测时间的要求高层建筑塔楼每增加12层观测1次,在观测过程中,如遇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
3、23d一次的连续观测;施工过程中若暂停工,在停工及复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主体结构完工后可半月观测1次,直至沉降稳定后,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5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并将所观测结果填写在相应的表格内,搜集整理后用于竣工资料使用。3、观测点的要求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随着上部结构的逐步形成,地基荷载的逐步增加,将使建筑物产生下沉现象,而且建筑物的下沉是逐渐产生的,所以需要观测很长一段时间,就必须设沉降观测点。用于沉降观测的工作点,应埋设在建筑物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
4、稳定位置,沉降观测点应埋设于柱上(能反应变形特征的位置),点数不少于4个,筒体部分应单独埋设2个或4个以上观测点,标高为地坪向上0.5m处。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观测点的形成与埋设:利用直径20mm或以上的钢筋,一端弯成90角,一端制成燕尾形埋入墙内,并要随时进行查看及保护。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和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降 观测 专项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