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教案——第六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docx
《《食品分析》教案——第六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分析》教案——第六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食品分析教案(第12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可溶性糖类的测定1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还原糖的概念和知识,还原糖的提取的分离技术,各类测定碳水化合物的方法;熟练地掌握直接滴定法和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和操作技能;能正确配制和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碱性酒石酸铜溶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直接滴定法2、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难点:样品中糖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及测定方法的选取。四、主要参考资料1、穆华荣、于淑萍主编,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
2、、杨月欣主编,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4、曲祖乙、刘靖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五、教学过程1、学时分配:2学时2、辅导手段:辅导答疑3、4、教学办法:板书设计:讲授(见上页)5、教学内容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第一节 概述一、定义和分类1、定义碳水化合物统称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在这一类物质 中有许多氢与氧的比例和水一样,因此常被称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存在于各种食品的原料中(特别是植物性原料中)。糖+蛋白质一糖蛋白糖+脂肪一糖脂作为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在各种食品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一
3、。2、分类r葡萄糖r单糖果糖半乳糖蔗糖碳水化合物双糖有效碳水化合物多糖乳糖麦芽糖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素果胶无效碳水化合物糖分为单糖、双糖、多糖。多糖中的淀粉。有效碳水化合物一一人体能消化利用的单糖、双糖、无效碳水化合物一一多糖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的。这些无效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肠道蠕动。二、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1、物理法相对密度法折光法旋光法2、化学法(1)还原糖法直接滴定法法(改良的兰一爱农法)高镒酸钾法萨氏法(2)碘量法(3)比色法3,5一二硝基水杨酸酚一硫酸法慈酮法半胱氨酸一咔喋法3、色谱法纸色谱薄层色谱GCHPLC4、酶法B一半乳糖脱氢防测半乳糖、乳糖葡萄糖氧化
4、防测葡萄糖5、发酵法一一测不可发酵糖6、重量法测果胶、纤维素、膳食纤维素第二节可溶性糖类的测定一、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食品中可溶性糖类通常是指葡萄糖、果糖等游离单糖及蔗糖等低聚糖。一般须将样品磨碎、浸渍成溶液(提取液),经过滤后再测定。(一)提取1、常用的提取剂(1)水温度控制在40-50C,提取效果好,若温度过高,可提取出相当量的可溶性淀粉和糊精。水提取液中,可能含有色素、蛋白质、可溶性果胶、可溶性淀粉、有机酸等干扰物质,应采用相应的方法除去。为防止蔗糖等低聚糖在加热时被部分水解,提取液应调为中性。(2)乙醇溶液用70%-75%的乙醇溶液,糖类可以溶解,蛋白质、淀粉和糊精等都不能溶解。若样
5、品中含水量较高时,混合后乙醇的最终浓度应控制在上述范围之内。2、提取液制备的原则取样量与稀释倍数的确定,使0.53.5mHmL0取样晟和稀释倍数的确定,要考虑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检测范围。一般提取经净化和可能的转化后,每亳升含糖量应在0.53.5mg之间,提取10克含糖2%的样品可在100毫升容量瓶中进行;而对于含糖较高的食品,可取510克样品于250亳升容量瓶中进行提取。含脂肪的食品,须经脱脂后再用水提取。含脂肪的食品,如乳酪,巧克力,蛋黄酱及蛋白杏仁糖等,通常需经脱脂后再以水进行提取。一般以石油酸处理一次或几次,必要时可以加热。每次处理后,倾去石油健层(如分层不好,可以进行离心分离),然后用
6、水提取。(3)含有大量淀粉、糊精及蛋白质的食品,用乙醉溶液提取。含大量淀粉和糊精的食品,如粮谷制品,某些蔬菜,调味品,用水提取会使部分淀粉,糊精溶出,影响测定,同时过滤也困难,为此,宜采用乙醇溶液提取。乙醇溶液的浓度应高到足以使淀粉和糊精沉淀,通常用7075%的乙醉溶液。若样品含水量较高,混合后的最终浓度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提取时可加热回流,然后冷却并离心,倾出上清液,如此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蒸发除去乙醇。用乙醇溶液作提取剂时,提取液不用除蛋白质,因为蛋白质不会溶解出来(4)含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应先除酒精、Co2。含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通常蒸发至原体积1/3-1/4,以除去酒
7、精和二氧化碳。但酸性食,在加热前应预先用氢氧化钠调节样品溶液至中性,以防止低聚糖被部分水解。(5)提取固体样品时,为提高提取效果,有时需加热,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一般不超过80,温度过高时水溶性多糖溶出,增加下步澄清工作的负担,用乙醇做提取剂,加热时应安装回流装置。(二)提取液的澄清1、常用澄清剂要符合三点要求(p64)(1)能较完全地除去干扰物质;(2)不吸附或沉淀被测糖分,也不改变被测糖分的理化性质;(3)过剩的澄清剂应不干扰后面的分析操作,易于除掉。2、常用澄清剂种类(1)中性醋酸铅Pb(CH3COO)23H20作用机理:铅离子能与很多离子结合,生成难溶沉淀物,同时吸附除去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教案第六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食品 分析 教案 第六 碳水化合物 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