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教案——第八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docx
《《食品分析》教案——第八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分析》教案——第八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食品分析教案(第13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八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蛋白质的定量测定1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蛋白质、蛋白质系数的概念,凯氏定氮法原理和方法;掌握凯氏定氮装置的组件和安装、使用知识。熟练地掌握常量、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能。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凯氏定氮法原理、分步、测定方法。难点:微量凯氏定氮仪的使用四、主要参考资料1、穆华荣、于淑萍主编,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杨月欣主编,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4、曲祖乙
2、、刘靖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学时分配:2学时2、辅导手段:自习答疑3、教学办法:讲授4、板书设计:(见上页)5、教学内容:第八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第一节概述一、蛋白质的生理功用及在食品中的作用1、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生物体发育及修补组织的原料,一切有生命的活体都含有不同类型的蛋白质。人体的酸碱平衡、水平衡的维持;遗传信息的传递;物质的代谢及运转都与蛋白质有关。2、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人及动物只能从食品得到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来构成自身的蛋白质,人体11%13%总热量来自蛋白质。3、蛋白质是食品的最重要质量指标
3、,其含量与分解产物直接影响食品的色、香、味。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对于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合理开发利用食品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优化食品配方、指导经济核算及生产过程控制均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二、蛋白质系数蛋白质是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分子量很大,大部分高达数万-数百万,分子的长轴则长数nm-100nm,它们由20种氨基酸通过酰胺键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所含的主要化学元素为C、H、0、N,在某些蛋白质中还含有微量的P、Cu、Fe.等元素,但含氮则是蛋白质区别其他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标志。在各种不同的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动物性食品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植物性食品,例如牛肉
4、中蛋白质含量为20.0%左右,猪肉中为9.5%,兔肉为21%,鸡肉为20%,牛乳为3.5%黄鱼为17.0%,带鱼为18.0船大豆为40%,稻米为8.5乐面粉为9.9乐菠菜为2.4乐黄瓜为1.0%,桃为0.8%,柑橘为0.9%,苹果为0.4%和油菜为1.5%左右。不同的蛋白质其氨基酸构成比例及方式不同,故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其含氮量也不同,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份氮相当于6.25份蛋白质,此数值(6.25)称为蛋白质系数J不同种类食品的蛋白质系数有所不同,如玉米,养麦,青豆,鸡蛋等为6.25,花生为5.46,大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小麦粉为5.70,牛乳及其制品为6.38。三、
5、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物质,目前分离得到的氨基酸已达175种以上,但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是其中的20种。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缀氨酸等8种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品提供,故被称为必需氨基酸,他们对人体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以研究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及氨基酸的组成为基础,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理效价的食品开发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四、蛋白质的测定方法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分两大类: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键和折射率等测定蛋白质含量;另一类是利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酸性和碱性基因以及芳香基团等测定蛋
6、白质含量。具体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一一最常用的,国内外应用普遍。双缩胭反应、染料结合反应、酚试剂法国外:红外分析仪氨基酸总量一一酸碱滴定法测定。各种氨基酸的分离与定量一一色谱技术。有多种氨基酸分析仪。第二节蛋白质的定量测定一般说来,动物性食品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植物性食品。例如牛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0.0%左右,猪肉9.5%,兔肉21%,肉20乐乳3.5%鱼18.0%豆40%,面粉9.9%,菠菜2.4乐瓜1.0%,苹果1.4%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对于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合理开发利用食品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优化食品配方、指导经济核算及生产过程控制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N16%一些蛋白质的含氮量一
7、般为15%17.6%,有的上下浮动=NX6.25=蛋白质含量一、凯氏定氮法过程:是通过测出样品中的总含氮量再乘以相应的蛋白质系数而求出蛋白质的含量,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如核酸、含氮碳水化合物、生物碱等;含氮类脂、吓咻和含氮的色素),故此法的结果称为粗蛋白质含量。适用范围:凯氏定氮法是测定总有机氮量较为准确、操作较为简单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所有动、植物食品的分析及各种加工食品的分析,可同时测定多个样品,故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是个经典分析方法,至今仍被作为标准检验方法。方法:由KieldhI于1833年提出,现发展为常量、微量、自动定氮仪法,半微量法及改良凯氏法。微量凯氏定氮法样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教案第八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 食品 分析 教案 第八 蛋白质 氨基酸 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