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6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u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关于认识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说。u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u掌握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真理的客观性与主 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u坚持理论和实践创新;u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2n即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u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u是关于认识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说n亦即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u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34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u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u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56n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批
2、判继承前人的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n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发展的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n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7n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n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区别于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就在于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践基础上的。n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n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8n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n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
3、、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n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n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9n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n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环节:u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u实践主体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即实践活动u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n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10n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认识从实践产生n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认识为实践服务n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认识随实践发展n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受实践检验11n所谓“社
4、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 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2n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n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11届3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13n中国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不发展 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n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n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 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葬送。14n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
5、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n中国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5n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n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16n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n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
6、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7n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 主义。n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18n认识是什么?n各种哲学派别的不同观点:u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u辨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19n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受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n唯心主义坚持从思想和感受到物的认识路线,坚持先验论,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认识看做先于物
7、质、先于实践经验。n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20n二者虽都坚持反映论,但有着性质区别。n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部对象。其缺陷是:u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u二是看不到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了解认识的辨证性质。21n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辨证关系。n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n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特点:摹写性和创造性。22n把握认识的本质
8、,必须研究认识活动和过程的构成要素n基本要素: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实践和意识。n认识的本质:是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于认识客体的选择性反映和创造性重构的意识活动和过程。n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反映论,是辨证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具有创造性的反映论。23“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n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辨证的运动过程n认识过程中的两次能动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第二次飞跃由认识到实践。n认识辨证运动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n认识辨证运动过程的原理,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24n在认识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PPT 课件 第二 认识 世界 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