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设计者:一、教材分析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10条“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得侵略以及中华民族得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得爱国志向”Q本课教时教材设有“勿忘国耻”和“众志成城”两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从相关历史材料中提取信息,了解近代中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曾经听过一些战争时代的歌曲,参加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但未实现情感上的深度理解,不了解活动背后蕴含的历史信息,不清楚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展现出的革命斗争精神,难以体会今天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三、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感悟抗日战
2、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认识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动力。行为与习惯:通过阅读了解日军屠虐骨肉同胞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心声。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纪念馆、纪念碑、抗战歌曲、纪念日中发现历史信息,追溯历史,感悟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悲痛的记忆、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记忆。卜、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史实。感悟抗口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认识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动力。难点:感悟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心声。五、教学方式启发式、自主学习
3、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法。六、教学资源师:制作课件,收集相关影像资料,下发课前和课中学习单。生:完成课前探究活动,查阅相关历史内容。七、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活动L查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籍、纪录片或战犯日记,了解历史。2.了解革命先烈事迹,填写课前学习单:事迹革命先烈姓名(二)课堂导入活动L播放歌曲松花江上Q师:你听到了什么?师:是啊,东北松花江上的人们远离那可爱而富足的家乡,到处流浪。2.他们为什么被迫离开家乡而到处流浪呢?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一些事实,让我们勿忘国耻。(板书课题: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一:勿忘国耻师:(幻灯片
4、出示:勿忘国耻)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好河山。人民生灵涂炭,国土惨遭蹂瞩,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就是从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板书: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1 .九一八事变师:请你仔细观看视频,然后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1)播放九一八事件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九一八事件的简要经过。(2)学生回答了解到的信息。(3)辽宁省沈阳市的“残历碑”上也记录着这段历史,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6页进行阅读。2 .卢沟桥事变:(1)(幻灯片出示:)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先侵占我国东北地带后,继续向南前进,企图占领华北。从
5、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实际上那名士兵是去上厕所了并在随后不久归队),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便掀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板书: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小学 道德 法治 夺取 抗日战争 人民 解放战争 胜利 第一 课时 教案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yzwku.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