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壳竹栽培技术.docx
《红壳竹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壳竹栽培技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红壳竹栽培技术一、红壳竹适生条件红壳竹又名红哺鸡竹、红竹PhyllostachysIridescensC.Y.YaoetS.Y.Chen,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黄山、天目山北部余脉延伸至皖东南的广德市,土壤以黄红壤为主,境内水资源丰富,无量溪、粮长河及桐泗河贯穿全境;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平均218天,年平均气温15.4t,年降雨量1379毫米,这里非常适合红壳竹的生长,全市红壳竹发展面积已达10多万亩,是重要的优良乡土竹种之一,在全国来讲也是面积较大的县份。红壳竹作为笋用、材用、笋材两用竹林均可,其发笋力强,满园快,经济价值高;并
2、且红壳竹有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均佳。二、红壳竹栽培技术(一)造林地选择红壳竹适应性强,适生范围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山麓或山坡中下部平缓地以及海拔50500米丘岗、低山生长均好,在房前屋后空地、河漫滩、小丘陵岗地生长也可,但在积水严重的低洼地带和土壤板结的平地生长不良;最适宜生长于由花岗岩所发育的黄棕壤,在板岩、石英砂岩、第四纪红色粘土所发育的黄红壤上也能较好生长,但在石灰岩、紫色砂岩所发育的重粘性土壤上生长不良,喜欢中等酸性和中性土壤,忌在碱性土壤栽植。(二)造林季节一般来说,除笋期和严寒、酷暑外,其他季节均可栽植红壳竹,关键是要掌握好水分的平衡。其中以春季的二月中
3、旬至三月中旬和六月上中旬的梅雨季节前中期这两个时间段为最佳;如果能把握好降雨的时节,深秋的1012月期间造林也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必须在雨季前整好地。(三)母竹选择与起挖春季栽植红壳竹应选择12年生竹作为母竹,梅雨季节栽植可选择当年生新竹作为母竹。母竹的地径应在23厘米,且分枝较低,生长健壮,无病虫为害。起挖母竹要尽量多带宿土,每株带宿土15斤以上,留枝57盘,并保留来鞭(后梢)20厘米以上,去鞭(前梢)30厘米以上,去鞭上至少要有23个健壮饱满的鞭芽。在母竹起挖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竹鞭、竿柄(俗称螺丝钉)、鞭芽。母竹宜站立或向后斜立运输,母竹应做到随挖随栽,如果条件不允许,起栽间隔时间不超过
4、36小时。(四)整地栽植1 .全面整地包括清理林地、全面开垦和挖掘栽植穴等3道工序;造林地上如有杂草及灌木丛生,全面开垦前必须清理林地。2 .带状整地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对坡度较大(2030)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状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整地带的宽度及带间距离为3米左右。3 .块状整地坡度30。以上的陡坡地带,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易引起水土流失,一般只能进行块状整地,整地规格3米X3米。为防止养份和水土流失,现大多采取块状整地,且在进行林地清理时对剩余物禁止焚烧,以防烧毁腐殖质;土层疏松、杂灌稀少的地段栽前无需全垦整地,可直接挖穴栽植。4 .栽植红壳竹的初植密度一般为60株/亩(即株行距3.3
5、33.33米),如想提前满园成林,可加大初植密度至90120株/亩,行与行之间呈“品”字形布局。栽植穴的规格为长、宽、深分别为80厘米、50厘米、40厘米,且长边与山坡等高线方向一致。栽时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上松,先回表土至半穴,将母竹放入穴中,注意保持竹鞭呈水平状态,竹竿顺其自然,不必强求都直立,再将土壤从四周慢慢向中间填塞,与竹鞭紧密结合,不要用农具直接敲打竹鞭,水源充足的地方待填至平穴时一次性浇足定根水,然后再用碎土松散培成“馒头状”,栽植深度比原有自然深度略深35厘米即可,较高大的母竹或位于风口的母竹均应搭设防风支架。有条件的地方栽时最好每穴施入腐熟饼肥1公斤,并与土壤充分拌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壳竹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