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生活史及防治技术.docx
《桃蛀螟生活史及防治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蛀螟生活史及防治技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桃蛀螟生活史及防治技术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IiSGUeReG为世界性害虫,为害桃、李、杏、山楂、梨、苹果、石榴、向日葵、玉米、大豆、松梢、板栗、薄壳山核桃等多种寄主植物。目前,随着我省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逐年增长,桃蛀螟危害日趋严重。2021年以来对滁州、合肥等地区薄壳山核桃种植区调查发现,桃蛀螟危害率达30%80%以上。成虫喜产卵于薄壳山核桃果枝与果或果与果之间的缝隙处,产1粒卵或数粒卵粘结成小块。幼虫孵化后多从果柄处蛀入果皮,取食幼嫩外果皮大部或全部,少许幼虫蛀入果肉,虫粪排出,堆积果皮外呈褐色,单果有虫15头。薄壳山核桃果实被害后果肉干缩发育不良或霉变或落果,严
2、重影响产量与品质。桃蛀螟已经成为制约薄壳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项目组前期研究进展与国内相关报道,对桃蛀螟形态特征、生活史与防治技术等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桃蛀螟的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一、学名与分类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tiSGUeRee),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桃蛀野螟、桃蠹螟、桃斑螟。二、分布与危害桃蛀螟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以河北、长江流域以南的桃产区发生最为严重。桃蛀螟寄主广泛,包括板栗、桃、李、梨、葡萄、山楂、柿、樱桃、枣、核桃、石榴、枇杷、无花果、木瓜、银杏、向日葵、高粱、玉米、大豆、扁豆、姜科、
3、棉花、竟麻、松、杉和圆柏等。桃蛀螟以幼虫蛀食桃、李果实以及板栗、山核桃总苞、幼果和成熟坚果,被害果多变色脱落或果内充满虫粪而不能食用,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甚大。三、形态特征3.1 成虫体长约12mm、翅展26mm,体黄色,触角丝状,胸、腹及翅面上有许多大小不等散生的黑色斑点。腹部背面黄色。雄虫腹部末端有黑色毛丛,甚为明显,雌蛾腹末圆锥形,黑色不明显(图1)O图1成虫3.2 卵长约0.6mm、宽0.5m,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为黄色,最后为红色(图2)。3.3 幼虫体长22n三,体色变化较大,有淡灰褐、暗红及淡灰蓝等色,体背具有紫红色。头暗褐色,前胸背板褐色,臀板灰褐色,各节有明显的黑色毛疣。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蛀螟 生活史 防治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