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44个写作学习参考).docx
《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44个写作学习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44个写作学习参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44个,写作学习参考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L西周伯阳父: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假设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阻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注: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阳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阳阳二气失去了平衡。属朴素唯物主义。2.西周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假设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和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注:史伯强调只有相互差异、矛盾、斗争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动力,完全相同反而不利于
2、事物的发展,属于朴素辩证法思想。3,史墨:“物生有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耦配偶。“注: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属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4,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商讨了和和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如果在水中加上水,则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作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和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低、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晏婴所说
3、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掺和。注: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因素。5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反者道之动。注: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共同推进事物的发展,对立面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可见上述命题包含了丰富的辨证法思想。6 .老子主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注:由于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因此老子主张以否认的方法来到达肯定的
4、目的,属于古代唯心主义辩证法。7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注:万物都生成于道,又复归于道,也可以说就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8 .老子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注:属于唯心主义先睑论。9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注: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主宰着人间的一切生死福祸,操纵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和万事万物的生灭。可见孔子心目中天是有意志的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10 .老子说:“善不积,缺乏以成名;恶不积,缺乏以灭身。”注:认
5、为微小变化经过量的积累会引起巨大的变化。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IL墨翟:”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日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注:他的第一个标准以以往的间接经验做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因而强调了逻辑证明的作用;他的第二个标准以多数人的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属唯物主义;他的第三个标准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主张从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去检验认识,属唯物主义。1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注: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
6、,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13.庄子天下所载:“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注:有限之中有无限,说明宇宙在微观的无限性,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M.庄子:人之生,气之聚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注:气是生命的物质根底,人之形体、生命都是气凝聚的结果,人的生死都是气的变化,人死即交归于大自然,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15 .公孙龙:“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注:他认为,“坚的性质既可以不和“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它物所具备,甚至也可以不和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自存的坚。16 .孟
7、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已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和我者。”注:属于贬低感性认识的唯理论。17 .孟子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知天矣。注: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18 .荀子礼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注: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天地结合的产物,并在阳阳二气的接触推荡中变化,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19 .荀子:不闻不假设闻之,闻之不假设见之,见之不假设知之,知之不假设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注:属唯物主义认识论。20 .荀子提出:“大天而思之,孰和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和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和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和骋能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哲学史 哲学家 哲学 命题 44 写作 学习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