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向美而生》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教育向美而生》有感.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读教育,向美而生有感很有幸于暑假期间拜读了浙江特级教师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一书,本书着意于探寻教育中美的源泉,让教育之美在师生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交互中诗意地实现。郑英老师用一个个鲜活而深刻的案例为教育者们呈现了最美的教育姿态,温暖着师者仁心。回顾五年的教学生涯,细细回味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个日夜,不由得让我感悟到教育向美而生的真谛,教育唯有向善、向美、向真,才能真正让我们乐在其中,让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有质地、向美而教,为美而育的教师。书中提到教师有三重境界,第1层境界:始境,形胜一一形象上的悦目;第2层境界:又境,气胜一一气质上的赏心;第3层境界:至格,格胜一一灵魂上的高贵。到达第3层境界我还有
2、很遥远的道路,但我坚信,通往第3层境界的道路一定是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如何才能到达第三层境界呢?掩卷而思,我感悟到了向美应从修好这颗心开始,于细微处落地发芽,在自我革新中获得可持续的成长。幸运的是我在本书中找到了可持续成长的方法。一、好察非明我一直认为教师就应该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于细微之中发现蛛丝马迹并及时整改,在树立教师自身威信的同时也能挽救陷入迷途的学生,但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我发现我的明察秋毫有时也会让师生走向对抗。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读了此书我找到了答案。郑英老师曾中途接手过一个抄袭现象很严重的班级,于是她便对这个班级进行了突击式的检查,果然班上无一漏网之鱼,抄袭者都被郑老师查获了。郑老
3、师两分恼怒,三分镇定,五分得意地站在岸上,看着鱼儿在水里扑腾。此后本班的作业也开始真实了起来,但自此之后每个学生都处处小心地躲避着她,无论她如何表达好意,孩子们总是揣度她的用意,她查明了真相却失去了孩子们的心。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对自己的行为拥有单项的最终解释权,如果他们愿意通过编织美好的形象来取悦你,至少说明他们很在乎自己在你心中的形象,如果你强行揭开他们的面纱,你可能会看到他们的真面目,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对方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或是双方走向对抗,两败俱伤。于是你会看到有学生会公然犯错给你看,不是因为他真实,而是因为他在挑战你。就像书中所言“有些真相如同河蚌,一经打开便
4、会死去,你善意地与他保持距离,他可能会袒露洁白柔软的内心;你刻意地去打探他,他反倒会紧紧包裹自己。”所以我们需要给学生留点空间,为自己留点余地,就好像自行车要保持一定车距,以便让彼此进退有据。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当那几个学生频繁在语文课堂上,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假上厕所时,我可以改变咄咄逼人的询问方式,在课下向他递上相应的药物。如果他真是身体不舒服,药物可治他的身病,如果是谎言,药物可治他的心病。当我们在为学生的心灵和尊严构筑一道“防火墙”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们真诚无伪,向美而生。二、必胜非勇无论多么强大的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成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孩子更好地成长,而不
5、是显示教师的聪明和才华。我们不是为了让学生来衬托自己的高大,而是帮助学生变得强大,我们行进在教育之路上时,不要忘记了自己为了什么而出发。那么如何去付诸实际行动呢?书中的一个事例让我找到了答案。一个武士拿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的房间,问一休这条鱼是死的还是活的。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便会松开手;如果他说是活的,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于是一体便说是死的,武士便松开手说“你输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原来输也可以如此优雅而从容,原来胜与负之间并没有一条永恒的界限。一休输了,但他保全了一条活的鱼,这真是一种以大悲之心为底色的输,这样的输比赢更需要勇气,比赢更经得起考验,比赢更具久远的价值。教
6、育亦是如此,教师的强大固然可以增加他的力量感,但过于强大反而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在与学生的斗智斗勇中,好似每一次教师都站在胜利的制高点,但仔细想想,非也。有时的胜利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胜利,我们好像并没有真正的去考虑过这个胜利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面对自己向来寒磋的字,我也可以向学生叹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相信在我这片绿叶的衬托下,学生们会力求书写完美,我也可以欣慰地对学生说:“人有小缺点才可爱“。这样的教育在促进学生进步的同时,也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如同书中所言:“在教育的世界里,能胜,显示的是自己的强大,这是一种高明;能不胜,凸显的是学生的强
7、大,这是一种胸襟,是更为重要的教育艺术。”唯有将两者按恰当的比例搭配好,才能进退有度、优雅从容。三、善于发觉在教育的国度里,发觉,本身就是一种制造。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等待我们用心地去发觉、去挖掘。书中郑英老师介绍自己曾遇到过一个惹事生非的“红孩儿”。一开始这个孩子让她苦痛万分,甚至为了摆脱这个噩梦她还曾动员他转学,到最终唤起了一颗松软的心。郑老师的法宝就是擅长发觉他的优点,并逐步地放大,适时地加以表扬。每一个问题生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他们都需要我们反复抓,抓反复,我们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绽放之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那个“点”。而我也曾幸运地找到过这么一个“点”,语文课
8、堂上一个学生在我讲课时不小心发出了笑声,我装作若无其事地巡视后,发现原来是他的同桌在作画,纸上尽是美味佳肴:烤茄子、麻辣龙虾、秘制烤鱼等等,上面详细地标注了价钱并且拟写了宣传口号。本来火冒三丈的我在看到了栩栩如生的作品和学生低下的头颅后选择了原谅,还在班级分享了她的佳作,让同学们为她的“烧烤店”起一个文雅响亮的名字。同学们踊跃发言,欢声笑语充满了整间教室,教室里充满了热烈的气氛。于是在本课活板结束后,我顺势让学生们为自己想象中的印刷店起名并画出制作过程,本没抱太大希望的我却发现本次作业不仅数量够且质量高。所以说教育的意义在于发觉,教育者应当发觉每个孩子的“源动力”所在。我想,只要我们擅长发觉,
9、定会唤醒学生的自信,浇灌出一颗愿力无边的种子。四、美在唤醒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能够唤醒孩子内在的动力,从而使他们对自己、对生活重新树立信心,一个人的内心一旦被唤醒,他便会自己奔跑,即便路边没有掌声。书中郑英老师介绍了自己如何帮助一位“低起点”的孩子涛涛确立向上向善的信念。“我也是别人的环境、我也是一块发光体、我有能力改变”等等,这些点点滴滴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郑英老师对孩子的关爱,涛涛也一步一步地找到了久违的自信。他会主动学习,主动向老师讨教“应考宝典”,最终长驻年级最后的涛涛超过了十几个人,初战告捷。教育在于唤醒,更在于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与敬重。关爱在于一句赞美的话语,在于一个肯定的眼神,在于一次公平的沟通这些点点滴滴的关爱既能陪伴孩子们成长,也会让我们在陪伴中感受到工作之美。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我们应当成就教育的美。今后我要以郑英老师为榜样,努力追求向美而生的教育,把教育做得有滋有味,做真正走心的教育。用心做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