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份杂志与文学的亲和力——怀念林建法.docx
《一个人一份杂志与文学的亲和力——怀念林建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人一份杂志与文学的亲和力——怀念林建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f人,T滁志与文学的亲和力怀念样建法林建法先生于5月24日凌晨去世。虽然他病了有些时日了,朋友们都有准备。但是一旦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速法真的离我们而去了,还是给朋友们带来难以抑制的悲痛。疾法几乎是俏然离去,但我知道有一种东西也随之消逝了,一种,属于文学的,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文学的淳朴而真实的东西消逝了。我们都是建法多年的朋友,就我而言.和建法是福建乡党。我是在20多岁的时候就和建法相识,建法长我9岁。说起来我二十四五岁的时候,速法已是30出头了。那时看着他总是那么不辞劳苦、精力充沛的样子,所以,总觉得他和我年龄是差不多的。因为我们都是七七级的,那个时候我们也都没大没小,我对建法也都是直呼其
2、名,福建人其实还是讲礼数的,老幼尊卑都很讲究的,但是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习惯,福建人都是爱克呼姓名,有些甚至是对长了一辈的人都是直呼其名。这点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我自己也在这方面常犯错误。速法于我,真的是老大哥了。他早年的经历颇不寻常,1970年年底他就当兵入伍,颇为幸运的是,入伍后搞过一段时间新闻报道,何时退伍我还不太清楚。1976年5月,建法主动要求到西藏去插队,直接到日喀则的一个公社当农民。可见速法早年还是一个热血青年,1977年高考,建法被录取到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分配本来要回西藏,因为患有脉管炎去不了西藏,就分配到福州,在福建文学任编辑。建法年轻时就以实干出名,他的所有的名气都是实干出来的
3、,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我那时候在福建师大读研究生,福龙文学和省文联也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就会看到建法,他总在忙前忙后。他坐下来聊天的时间几乎没有,你就看他在忙事,在招呼大家。他从来不以高高在上的那种姿态对人,他都是在劳动、在服务。他在福建文学编辑部干活是很拼的。那些年,刊物经营要走向市场、自负盈亏什么的。当年他背着一个硕大的旅行带,手上还要提一个很大的蛇皮带,里面塞满了福展文学和当代文艺探索.他到火车站去推销,一本一本,向着那些识字或不识字的旅客推销刚印出来的福珑文学当代文艺探索O那是80年代前期,文学还有一点市场,但福禁是一个率先自发走向市场的地方,人们对于文学刊物显然没有什么兴趣
4、。听说疾法的推销很是吃力,但他永不言败,坚持不憎。多少年来,我的记忆中始终存在一个情景,就是在福州火车站,酷暑时节,建法背着硕大的旅行袋,提着巨大的蛇皮袋,在那人流中拿着一摞杂志在反复劝说某个旅客购买。这到底是我的亲眼所见,还是后来文联的朋友们传递给我的信息形成的印象呢?近40年过去了,我自己都分辨不清了。因为那时我也常从福州火车站上车回家,那年月的火车站人山人海,拥挤的人群如排山倒海一般,能挤上火车就是幸运。我想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某个酷暑的夏天,我印象中的建法满头大汗(他总是有一头浓密而长的头发),提着大号旅行袋在人流中,然后非富耐心地说服旅客购买福建文学和当代文艺探索,后者因为没有进入邮
5、局征订系统,尤其需要现场售卖。这么一幅图画在我的脑海中总是难以抹去,也形成了我对淀法最初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也构成了我对建法不可磨灭的尊敬的重要根源。80年代中期,福建人中从事文学评论的人很多,这几乎是一个至今令人费解的现象。福建人自嘲说,福建人只会做两件事,一件是1卖假药,另一件是“搞评论。不过,郑伯农先生有一次解释说:假药是假的,评论却是真的。”于是,在多方的热情支持下,以福建文学编辑部为班底,在福建编辑出版一份评论刊物当代文艺探索,与甘肃段州的当代文艺思潮南北呼应。是法也是当代文艺探索的主力编辑,那时主编魏世英先生知人善任,几乎是把当代文艺探索交给建法具体操办。当代文艺探索甫
6、一出版,就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几期下来,已经稳稳地占据当代文艺评论的潮头位置。魏世英先生是特别重视青年人才的老干部、老主编,当时也是为了培罪福建文艺人才,决定出一期福盛青年评论家专号。我那时还在读硕士,当代文艺探索专号以我的文章(文化冲突与文学张力)打头,我想这可能与建法有关。当然,也是得到魏世英先生的支持。福建的当代文艺探索太超前了,与甘肃的当代文艺思潮遥相呼应。他们跑得太快、太前卫,之后不久这两家刊物都停刊了。当代文艺探索虽然在世的时间短暂,但建法付出的劳动当是有目共睹的。建法的形象是一个劳作的形象,他总是在非常艰苦地劳作,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们看上去非常吃力的事情,他却不知疲倦,对他来
7、说仿佛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后耒速法到了当代作家评论。那时候他去了就给我打电话,那时候打电话并不是经常的事情,总之我在电话里边听到了建法非常爽朗的声音,说他到了当代作家评论,然后嘱我要经常给他写稿。彼时我还在中国社科院读博士。电话里听出要法的兴奋和信心。建法这是得遇明主,一定是要法在当代文艺探索上所下的功夫、出色的表现,得到陈言先生和金河先生的赏识。陈言先生是老一辈的作家、评论家和资深编辑,德高望重。也是他和金河先生合力才有能力把建法全家从福建弄到东北,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那些年,金河先生和陈言先生对建法也是非常信任,等于把刊物全权委托要法去办,他们就起把关的作用。疑人不
8、用,用人不疑,这就是金河先生、陈言先生那蜚人的胸怀和器量。建法也不负重托,真的是把当代作家评论办得风生水起,迅速地在全国开辟出一块阵地。当然,此前当代作家评论在陈言先生的主持下已经是名满全国了,应该说建法把当代作家评论更推进一步,更上层楼。他能把全国更年轻一代的评论家都团结起来,便当代作家评论迅速走在当代文学评论的最前列。建法主要是能够捕捉住热点和提起话题,能关注全国出现的最新作品和作家,当代作家评论的时效性、当前性、在场感和前沿性都是其他刊椀所不能比拟的。建法以当代作家评论为中心,越耒越具有凝聚力和亲和力。建法当编辑,编刊物,他是交朋友,他作为编辑和你交朋友不是什么利益之交,搞评论的朋友们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个人 一份 杂志 文学 亲和力 怀念 林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