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体医融合发展工作报告.docx
《我市体医融合发展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市体医融合发展工作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我市体医融合发展工作报告新时代人民健康问题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族发展密切相关。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医疗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体育与医疗的融合发展符合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及体育需求的转变,体医融合发展模式也将成为全民健身促全民健康的最佳途径。一、基本现状随着我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如何科学健身”被提上新的议事日程。我市初步建立四级体医融合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体医融合人才队伍,普及开展科学健身活动,多种工作机制同时发力高效服务群众,体医融合已成为全民健身促全民健康的有力抓手。1、体医融合服
2、务设施数量多、分布广。我市实施了“体医融合个十百千工程“,四级体医融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筹划建设体育医院,建成6个体医融合服务中心、11个全民健身益站、262个枢纽型全民健身指导站、3910个晨晚练健身点。这些设施既有“低门槛、小范围、下基层”服务于群众身边的科学健身站点,也有“高层次、大体量、上档次”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的体医融合服务试点单位,它们立足于群众身边,为群众开具“运动处方”,不仅传授科学健身技能,更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体医融合服务网络。2、体医融合服务队伍发展快、专业强。推动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支撑。经多年培育,我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8200人
3、,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人,他们在普及推广全民健身项目和健康生活理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局联合市疾控中心将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的500余优秀人才发展成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一人持双证上岗服务,由“技术指导”向“健康指导”转变,成为群众身边健康生活的“领路人”。另外,我局会同市卫健委在省内率先培养有执业医师执照的运动处方师37名,所有运动处方师均上岗体医融合服务中心,成为“运动是良医”的推广者和体医融合的践行者。3、体医融合服务活动扣形势、内容新。年初,新冠疫情突发,“居家健身”成为全民健身第一网络热词,我局加强线上线下联动,体医融合活动紧扣疫情发展形势,“五法”双向互动强身抗“疫”
4、。一是向全市家庭投放居家抗疫情、运动你我行漫画手册,普及成人、亲子、儿童居家健身30法,引导全民加强居家锻炼。二是依托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等健身服务平台近500个,由网红教练、健身达人等直播指导科学健身。三是开展“体育文化进万家科学健身惠民行”线上知识竞答、线下知识讲座活动,每天投放全民健身知识短视频,宣传体育文化,普及科学健身理念。四是针对健康洼地人群,开展工间操推广普及活动,发挥传统健身养生项目对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五进”普及教学活动。五是开展“倡导全民健身助力健康扶贫”活动,深入6个县(市、区)进行健康共建,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市 融合 发展 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