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xx-2025年).docx
《xx镇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xx-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xx-2025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镇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xx-2025年)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XX市委关于印发法治XX建设规划(20xx-2025年)的通知(X发20xx19号)和xx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xx2025年)的通知(丹发20xx2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XX镇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法治
2、xx、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二)主要原则。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坚持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总体目标。到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完成,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更加健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得到切实履行,良法善治基本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3、水平显著提高,平安XX建设取得明显实效,全社会普遍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二、重点措施(一)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1.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重要内容,采取读书班、培训班、报告会、巡回宣讲等专题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和其他方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网络,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2,深化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宪法教育,组织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原原本本学习宪法。严格执行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宪法宣誓制度。持续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举办宪法
4、知识演讲、竞赛活动。普遍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3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内容要求,使人民群众在观念上实现从“要我学法守法”向“我要学法守法”转变。广泛开展民法典、传染病防治、野生动物保护、长江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对、禁止黄赌毒、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婚姻家庭等方面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因地制宜确定普法重点对象、内容、行业、地区,不断提高普法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等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
5、制度,把学法用法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推动国家工作人员熟悉所承担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分阶段确定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4 .落实普法责任制。各单位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制定本单位普法规划、年度普法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任务和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把法律送到群众身边。培育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普法活动的实践格局。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提升普法工作质效。5 .创新推
6、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长廊和法治文化墙等法治文化实体阵地,通过网站、微信、微博、微视频等途径推进“互联网+法治文化”。有效促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深度融合发展。(二)健全制度规范6 .完善社会重要领域配套制度建设。立足实际,积极配合上级立法调研工作,切实保证法律的高效实施。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管理,及时清理与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不协调、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保障公民、法人和
7、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7 .促进社会规范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支持社会主体通过章程、规约等社会规范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加强村(居)民自治章程、议事规则、村规民约规范建设。鼓励和引导法律顾问、律师参与社会规范制定。制定自律性社会规范示范文本,确保社会规范符合法治原则和精神。8 .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结合起来,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堰市文明促进条例,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活动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出行、文明交
8、通、文明旅游、文明就餐、文明观赛等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养成排队守序、礼让行人、垃圾分类、使用公筷等良好习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扶贫、文扶贫、健康扶贫等。在村(居)社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探索建立积分制等民间道德评议机制和红白事俭办引导机制,倡导孝老爱亲、互帮互助、邻里守望、勤俭节约、厚养薄葬、不讲排场攀比、不借红白事敛财的社会新风尚。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增强公民公共卫生安全和疫病防治意识。9 .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健全信用制度体系,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披露、奖惩等工作机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法治 社会 建设 实施方案 20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