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体系应变花数据分析、低周疲劳、受压构件、剪力墙试验加载制度、屈服点定义方法、梁柱节点循环加载制度、层间位移角和节点转角的定.docx
《钢结构体系应变花数据分析、低周疲劳、受压构件、剪力墙试验加载制度、屈服点定义方法、梁柱节点循环加载制度、层间位移角和节点转角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体系应变花数据分析、低周疲劳、受压构件、剪力墙试验加载制度、屈服点定义方法、梁柱节点循环加载制度、层间位移角和节点转角的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录A(资料性)应变花数据分析方法A.145。平面三向应变测点如图A.1所示的45平面三向应变测点,张量第一不变量C按式(A.1)计算,张量剪应变R按式(A.2)计算,最大主应变按式(A.3)计算,最小主应变2按式(A.4)计算,工程剪应变y按式(A.5)计算,、最大主应变方向与0轴夹角仇按式(A.6)计算。图A.145平面三向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o+9o)(Al)=J肉可+,LjfJ(A.2)x=C+R(A.3)2=C-R(A.4)=2R(A.5)tan24=2-590式中:00轴应变片的量测应变值;45-45轴应变片的量测应变值:90-90轴应变片的量测应变值;A.265平面三向应变测点
2、如图A.2所示的60。平面三向应变测点,张量第一不变量。按式(A.7)计算,张量剪应变R按式(A.8)计算,最大主应变幻按式(A.9)计算,最小主应变及按式(A.10)计算,工程剪应变按式(All)计算,、最大主应变方向与0。轴夹角仇按式(A12)计算。图A2 60平面三向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C = ()+ Qo +与2。)x=C+R(A.7)(A.8)(A.9)(A.10)=2R(A.1I)tan21 =3(-C)(A.12)式中:|-O0轴应变片的量测应变值;6060轴应变片的量测应变值;2o-120轴应变片的量测应变值;附录B(资料性)材料低周疲劳试验加载制度加载制度I见图B.lo图B.I
3、材料低周疲劳试验加载制度IB.2加载制度H加载制度II见图B.2。图B.2材料低周疲劳试验加载制度II(a)CSlJ先拉,CS12先压(b)CS21先拉循环2次,CS22先压循环2次图B.3材料低周疲劳试验加载制度In附录C(资料性)材料低周疲劳寿命曲线和循环本构模型通过试验得到的离散数据点,按式(C.1)拟合得到试样的疲劳寿命预测曲线(循环次数-应变幅值关系曲线)。券=卷(2NJ+W(2N)C(C.1)式中:一应变幅值;Nf一循环次数;z一疲劳强度系数;b一疲劳强度指数;一疲劳延性系数。C一疲劳延性指数。C.2循环本构模型循环本构模型给出如下两种方式供选择。C.2.1按照以下步骤校准本构模型
4、参数如:a)利用试验数据,得到Chaboche塑性本构模型的关键参数;b)根据各向同性强化模型中,屈服面应力与等效塑性应变之间的关系式得到屈服面应力,根据随动强化模型中的背应力与塑性应变之间的关系得到背应力;c)将计算得到的所有参数输入到有限元软件ABAQUS提供的混合硬化塑性本构模型中开展后续研究分析工作。C.2.2利用经典的速率无关塑性理论建立本构模型。步骤依次包括将总应变率分解为弹性、塑性两部分,用增量胡克定律描述弹性行为,用定义在偏应力空间的VOnMiSeS屈服面描述塑性行为,各向同性和运动硬化规则以及在塑性应变空间中定义的用于硬化停止的记忆面刖。附录D(资料性)受压构件试验测量方法D
5、.1截面尺寸测量构件的截面尺寸可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构件长度可采用钢卷尺测量,复杂截面构件的几何尺寸可采用三维扫描进行测量。D.2几何缺陷测量试验前应采用拉线法、经纬仪法、三坐标测量机或三维扫描等方法测量构件的初始几何缺陷。D.3加载初偏心测量D31试验前可使用钢尺测量受压构件的加载初偏心,也可基于构件端部截面或中部截面的应变片数据,根据胡克定律反算受压构件的加载初偏心。D32采用应变数据计算时,应确保应变片数据可靠及截面处于弹性范围内,计算加载初偏心时所采用的应变片值不应超过材料屈服应变;当钢材无明显屈服平台时,采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时应考虑非线弹性行为。D.3.3测量受压构件的加载偏心可参考图
6、D.1应变片布置方案。bf图D.1一种受压构件的量测加载偏心的应变片布置图中:h截面高度,单位为亳米(mm);bf截面宽度,单位为亳米(mm);4应变片到截面边缘的距离,单位为亳米(mm)。当应变片布置在构件端部截面时,沿截面两个主轴方向上的加载偏心可分别按式(D.I)和(D2)计算;当应变片布置构件中部截面时,还应去除构件中部截面的挠度和初始弯曲几何缺陷值。e=EKx2N(4-24)2Nh(D.2)式中:纵一X主轴方向偏心距,单位为亳米(mm);的一y主轴方向偏心距,单位为亳米(mm);构件截面X主轴方向惯性矩,单位为四次方亳米(mn);Iy构件截面y主轴方向惯性矩,单位为四次方亳米(mm,
7、);E弹性模量,单位为牛每平方亳米(Nmn);N轴力,单位为牛(N)OD.4位移测量DAl受压构件的位移计布置方案可参考图D.2o图D.2一种受压构件的位移计布置D.4.2当受压构件的失稳方向不明确时(如圆钢管轴压试件),应在构件的跨中截面的两个主轴方向上布置位移计,并以其位移矢量和计算构件失稳方向的挠度。D.4.3当构件在两个主轴平面均存在初始几何缺陷或加载偏心或构件发生弯扭失稳时,同样应在两个主轴方向上布置位移计。附录E(斐料性)剪力墙试验加载制度E.1加载制度I参考JGJ/T101-2015中4.4.5条规定拟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宜采用荷载-变形双控制的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无屈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结构 体系 应变 数据 分析 疲劳 受压 构件 剪力 试验 加载 制度 屈服点 定义 方法 梁柱 节点 循环 间位 转角
![提示](https://www.yzw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yzwku.com/doc/45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