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胃肠道毒副反应患者的健康教育.docx
《抗肿瘤药物胃肠道毒副反应患者的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肿瘤药物胃肠道毒副反应患者的健康教育.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抗肿瘤药物胃肠道毒副反应患者的健康教育一、恶心与呕吐恶心、呕吐是肿瘤化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70%80%的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其发生率及程度与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联合用药数、用药频率、给药途径及患者的本身体质有关。1.作用机制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根据不同种类的化疗药物均可产生恶心、呕吐这一现象,和任一种类的止吐剂只能针对一种或数种药物有效而不能对所有药物都有效的事实,提示人体内可以有数个部位产生恶心与呕吐。不同的化疗药物可作用于不同的部位,而有些药物可以有多个作用点。鉴于此,目前认为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刺激了化学受
2、体激发区。这是1953年由BOiiSOn等提出的。化学受体激发区(chemo-receptortriggerzone,CTZ)位于脑的呕吐中枢的后部。当化疗药物通过血液或脑脊液作用于CTZ后,后者释放一系列的神经递质激活呕吐中枢产生呕吐。这些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5TT)、组胺、去甲肾上腺素、阿扑吗啡、神经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D等。目前认为多巴胺11型受体(D2)在呕吐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临床上常用的Dz受体拮抗剂因其亲和能力有限导致疗效不佳。在急性呕吐中,5-羟色胺Hl型受体(5-HT3)作用明显。所幸的是,由于有高亲和性的5-HT;拮抗剂,使急性呕吐的症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
3、外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二是刺激胃肠组织,释放神经递质。已知肠壁中的嗜辂细胞内含有大量的5-HT3,人体内80%的5-HT3存在于胃肠道内。其他还有多巴胺、阿片和组胺等,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至呕吐中枢。(3)前庭机制。依据主要来源于临床经验,即患运动眩晕症的患者其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程度较无此症的严重。(4)味觉与嗅觉。表现为经化疗后患者的味觉可发生异常,导致进食时易产生恶心、呕吐。在嗅觉方面表现为患者闻到油烟味或其他令其不愉快的气味时,容易产生恶心、呕吐。2.表现形式(1)急性呕吐。给药后即刻出现呕吐,通常出现在化疗后12小时内。(2)延迟呕吐。给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药物 胃肠道 副反应 患者 健康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