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突发网络舆情应急预案范文(高校大学工作制度).docx
《xx学院突发网络舆情应急预案范文(高校大学工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学院突发网络舆情应急预案范文(高校大学工作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学院突发网络舆情应急预案范文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尤其对学校招生的影响深远。结合学校的现状,特制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具体如下:一、网络舆情对应系统流程处理步骤信息收集一信息分类一信息处理一信息反响一信息跟踪一信息归档二、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1、宣传部日常检查2、网友或老师和学生举报投诉3、学校、学院网络监督员巡检4、公安部门网警通报5、省委宣传部通报6、省教育厅社政处通报7、其它部门通报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的手段主要有两种:1、技术手段:通过设置敏感关键字、搜索和学校相关的页面等查找相关的话题。2、人工手段:通过对重点网站、论坛、SNS,贴吧进行日常检
2、查监控。对院内重点人员对进监控,查访。三、网络舆情信息分类信息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害信息,另一类为无害信息。有害信息又可分为: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5、破坏国家某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9、侵犯我们学校名誉权、知识产权或其它权益的;10、其它风格不高、违反公序良俗等低俗信息的。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第9条(
3、大局部属于泄愤类)。无害信息也可分成二类:一类是咨询类,咨询各类问题,另一类是建议类,对学校的各类建议和意见。四、网络舆情信息处理依据公安及教育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除涉及上述有害信息1-7条必须删除外,第8-10条针对不同情况予以处理:1、经核实,内容确实违法,予以删除处理并对发贴者相应处理;2、经核实,属于言论过激,则针对言论内容做出相应处理;3、经核实,内容低俗,则针对言论者做适当的教育引导疏通。五、网络舆情信息反响各职能部门应当及时将信息的处理结果向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汇报、通报。向校外上级部门反响统一由宣传部负责。六、网络舆情信息跟踪网络舆情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反复及多样性。对处理完
4、毕后的信息应开展跟踪工作,查看是否有类似的信息在其它相关网站出现,或同一发贴者事后又屡次发贴,是否做好发贴者的转化引导疏通工作。七、网络舆情信息归档网络舆情应建立完善的档案:其中包括重点监控网站列表、网络舆情监督员名单、院内重点监控人员名单、媒体黑名单等。八、网络舆情队伍建设网络舆情应建立三支队伍:1、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学工部、团委、保卫处、网络中心组成的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领导小组协调、监督网络舆情处理过程当中涉及的各类问题。2、由各院(部)党委书记、主要负责人、辅导员组成的网络舆情思政教育队伍。各院(部)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应切实做好学生的
5、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由学生党建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党员教师组成的网络舆情监督队伍。充分调动这局部人员的积极性和兴趣,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提供更广泛的渠道,同时也为在网上制造正面舆论打下良好的根底。九、网络舆情各职能部门工作分工1、宣传部: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员日常管理和培训;对重点网站及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向各部门通报相关情况;处理相关有害信息;网络舆情信息的归档。2、学工部:定期开展网络使用的普查工作,为网络舆情的情报收集提供必要数据;完善学生的有效信息,重点对心理疾病的学生要重点把握,开展关于文明上网的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对校内申请宿舍上网的学生审查工作;通过展板、讲座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学院 突发 网络 舆情 应急 预案 范文 高校 大学 工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