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临时起搏器使用技术规范.docx
《急危重症患者临时起搏器使用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症患者临时起搏器使用技术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急危重症患者临时起搏器使用技术规范【名词定义】临时起搏器是采用经皮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在床旁或X线透视下,将临时起搏电极导管置入右心室心尖部,脉冲发生器在体外与置入体内的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相连,通过事先设置好一定能量电脉刺激心脏,使之激动收缩起到治疗或诊断的一项技术。应用时间通常在2周以内(最长不超过4周)。【适应证】1 .起搏适应证:考虑行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心动过缓、间歇性(经证实的)心动过缓、疑似(未证实的)心动过缓。2 .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适合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心力衰竭、窦性心律患者、心房颤动患者、有心力衰竭和植入常规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有心脏再同步治
2、疗适应证患者的备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3 .特殊条件下的起搏适应证:急性心肌梗死起搏、心脏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和心脏移植后起搏、儿童和先天性心脏病的起搏与心脏再同步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起搏、罕见疾病的起搏、妊娠期间起搏、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起搏(血流动力学)、起搏和心脏在同步治疗植入并发症。【禁忌证】一般无明确禁忌证,除非病情不是十分紧急且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安装者可作为禁忌证。【目的】维持心脏泵血,满足机体需要。【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国际循证指南共识(EHRA/ESC)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解读2013出版的。2013年指南是自2007年以来的第一次修订,
3、有70名临床医生参与,包括18名专门从事心脏起搏与再同步的心脏病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还有26名该领域专家审阅文件,整个过程都在ESC实践指南(CPG)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指南探讨了心律失常患者的起搏适应证、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证、包括特定条件下的起搏适应证,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后起搏、TAVl和心脏移植、儿童和先天性心脏疾病患者的起搏。2.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欧洲心脏协会2013年6月出版的2013年ESC袖珍指南:心脏起搏(中文版)。该标准在不同国家大数据和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指出每项内容的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分别从起搏适应证、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特殊条件下的起搏适应证
4、、起搏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并发症和患者管理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旨在规范起搏器的治疗和临床操作,提高起搏器使用和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准备】1.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适宜操作,关闭门窗(或窗帘),请无关人员回避,保护患者隐私。2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3 .患者及床单元的准备:患者平卧位,腹股沟或腋下备皮,锁定床轮。4 .物品准备:临时起搏器电极、临时起搏器及其连接线、静脉鞘管(常规6F)、穿刺针(16G或18G)、消毒液、棉签、5ml注射器1个、IOmI注射器1个、透明敷料、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治疗单、电极片、弹性胶布、口罩、帽子、砂轮等。5 .药物准备:阿
5、托品0.5mgX2支、多巴胺20mgXl支+0.9%氯化钠18ml,异丙肾上腺素InIgXl支+0.9%氯化钠500ml等、6 .仪器准备:心电图机,除颤仪。【操作流程】1.素质准备服装整洁2 .评估:患者皮肤及临时起搏器性能查看患者穿刺口皮肤有无红肿破损(腹股沟或腋下)。检查起搏器外观是否完整,连接线有无破损、老化,开机一查看电池电量、旋转各调节按钮,看其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一连接起搏器连接线,看其是否配套3 .洗手戴口罩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4 .物品准备临时起搏器电极、临时起搏器及其连接线、静脉鞘管(常规6F)、穿刺针(16G或18G)、消毒液、棉签、5ml注射器1个、IOnII注射器1个、透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重 患者 临时 起搏器 使用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