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深静脉置管术治疗技术要点.docx
《ICU患者深静脉置管术治疗技术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患者深静脉置管术治疗技术要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U患者深静脉置管术治疗技术要点深静脉置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要的有创诊疗措施,主要适用于危重患者和重大手术后的患者,在快速扩容、中心静脉给药、术后营养支持、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选用的深静脉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适应证】1.监测中心静脉压。2 .静脉输液、给药、输血、快速扩容。3 .静脉营养。4 .抽取静脉血标本。5,血浆置换、血液透析及血液滤过等血液净化患者。6 .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和起搏导管。【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但在下列情况时应谨慎使用。1.肝素过敏。7 .穿刺局部疑有感染或已有感染。3,严重出血性疾病、溶栓或应用大剂量肝素抗凝时。8 .
2、心脏及大血管内有附壁血栓。9 .上腔静脉综合征。【操作准备】1.患者的准备置管前检查患者的出凝血功能。对于清醒患者,应取得患者配合,并予适当镇静。准备好除颤器及相关的急救药品。2,置管器具置管所需器具包括穿刺针和导丝、扩张器、导管、局麻药物、一次性注射器、无菌手套及消毒用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用单腔、双腔或三腔导管。中心静脉导管一般采用医用聚氨酯材料,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导管在X光下清晰可见,并配以特制的柔性软头,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血管损伤。3 .置管途径的选择常用的置管途径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三种途径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术者的经验和习惯、患者的解剖特点及特殊临床情况,综合考虑来选择
3、穿刺部位。若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力,则应选择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1)颈内静脉:患者去枕仰卧,最好将头低1530,以保持静脉充盈并减少空气栓塞的危险性,并将头转向操作者对侧。根据穿刺点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将颈内静脉穿刺径路分为前位径路、中央径路和后侧径路。前位径路穿刺点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颈动脉搏动的外侧0.5lc,穿刺方向为同侧乳头和肩部,穿刺深度一般为34cu中央径路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及锁骨形成的三角形顶点,穿刺方向为指向同侧乳头,如能摸清颈动脉搏动,则按颈动脉平行方向穿刺。后侧径路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锁骨上5cm,或颈外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点的上方,穿刺方向
4、为胸骨上切迹,紧贴胸锁乳突肌腹面,深度不超过57cmo(2)锁骨下静脉:体位同颈内静脉穿刺。可选择锁骨上和锁骨下两种路径。锁骨上法穿刺点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与锁骨夹角的平分线上,朝向对侧乳头。锁骨下法穿刺点于锁骨中点或稍偏内、锁骨下ICnl处,针头朝向胸骨上切迹。(3)股静脉:患者仰卧,大腿外旋并外展30oo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搏动点内侧ICnb针尖指向剑突,与皮肤呈45。角,一般进针35cm即可抽到回血。【操作方法】1.准备常规消毒和铺无菌巾,局部浸润麻醉。2,试穿用局麻针试穿刺,确定穿刺方向及深度。4 .置管用Seldinger法穿刺置管。(1)静脉穿刺:将18G穿刺针
5、接注射器,在选定穿刺点,沿试穿方向进针,进针过程中注射器略带负压。通畅地抽得暗红色静脉血后,将穿刺针固定,防止针尖移动。(2)置入导丝:将导丝从注射器尾部送入血管内,深度为2530cm0之后退出穿刺针及注射器。(3)旋入扩张子:置入扩张子时应撑紧穿刺部位皮肤,沿导丝将扩张子单方向旋转进入皮肤及皮下组织,避免使扩张子进入静脉。用尖刀切皮时刀应背向导丝,避免将其切断。退出穿刺针及扩张子时应确保导丝固定不动,检查导丝深度,确定其在血管内。当导丝前端已通过针尖时,勿单独将导丝抽回,以免将其割断或损坏。(4)置入导管:将导管沿导丝置入深静脉,置入导管时导丝尾端必须伸出导管末端,导管进入血管,初步调节好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CU 患者 静脉 置管术 治疗 技术 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