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塔吊防碰撞方案.docx
《群塔吊防碰撞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塔吊防碰撞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群塔吊防碰撞方案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编号:版本号: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1 .1工程概述12 .2塔吊安装情况33、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34、安全技术措施44.1安装技术措施44.2群塔运行控制措施54.3防碰撞安全措施84.4防碰撞安全要求84.5管理措施104. 6应急措施141、编制依据1、工程相关规范、规程与标准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4144-2006)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66号令)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2、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7、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与监督管理实施办法8、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99)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除、安全技术规程(JGJl962010)10、QTZ63及QTZ40塔吊使用说明书IK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平面布置图、及现场周边环境等2.工程概况2.1 工程概述本标段为XX轨道交通R3线三标段土建工程,区间双线总长度约2.9公里,包含2站2区间,即XX西站xx路站区间、XX路站、XX路站XX东站区间、XX东站。施工范围为标段范围内的土建工程、安装预留预埋工程、交通导改、管线迁改、既有道路破复及协调配合等。(1)XX西站x
3、x路站区间本区间隧道起点里程为XX西站设计终点SK5+232.592,终点里程为XX路站设计起点SK5+757.581,线路全长为524.989m。左右线均为单洞单线圆形断面隧道。区间平面线形顺直,线间距出XX西站为17m,经过半径为200Onl的平曲线,线间距渐变为13m,经过半径120Oln的平曲线,线间距变为17m。纵坡上区间为单面坡,坡度为2.4%。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本区间左右线盾构均从XX路站始发,XX西站接收。(2) XX路站R3线车站站台中心里程为SK5+878.300,车站外包长度204.4m,采用地下两层双柱三跨矩形框架结构,Ml线车站外包长度195.96m,采用地下三层双
4、柱三跨矩形框架结构。本站主体结构顶板覆土约3.04.5m,底板埋深16.420.Imo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碎石、胶结砾岩、全风化泥灰岩、强风化泥灰岩,局部地层含中风化石灰岩(破碎)和溶洞,底板基本坐落在全风化泥灰岩层中。抗浮设计水位埋深4m,高程约为80m。Ml线XX路站与R3线岛岛换乘,Ml线有效站台宽度14mo车站外包总长度为95.96m,标准段结构内净宽度为22.6m,西端头井处结构内净宽度为25.9m,东端头井处结构内净宽度27.8m,Ml线为规划线。(3) XX路站xx东站区间本区间隧道起点里程为XX路站设计终点SK5960.382,终点里程为XX东站设计起点SK6+
5、824.587,线路全长为864.205m。左右线均为单洞单线圆形断面隧道。区间平面线形顺直,线间距出XX路站为17m,经过半径为2000m的平曲线,线间距渐变为13m,经过半径200Onl的平曲线,线间距变为17m。纵坡上区间为单面坡,坡度为2.3%。本区间在K6400.000里程处设置一处联络通道。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联络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本区间左右线盾构均从XX东站始发,XX路站接收。(4) XX东站XX东站站台中心里程为SK6+928.452,车站主体总长度233.524m,标准段总宽度22.9m,设备加宽段宽度32.9米。基坑深度19.9525.1m,换乘节点段基坑深度25.7
6、9m27.22m。地面南高北低,地势高差较大,覆土厚度l5.8m,车站主体为地下三层三跨岛式车站,主体结构为三层三跨框架结构。换乘节点处主体为地下三层三跨岛式站台车站,结构形式为三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车站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主要为杂填土、黄土,粉质粘土、碎石土、胶结砾岩层,基底位于胶结砾岩层和碎石土层中。抗浮水位65m,埋深约为地面下38m。2.2 塔吊安装情况车站所用塔吊型号为QTZ8O,最大额定起重8吨,起升高度40/140米,最大幅度:60m,回转速度3rmin,变幅速度20mminXX东塔吊安装在基坑西面,安装两台塔吊。3、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rr号危险源可导致危险的情形主要安全措施
7、1群塔作业1、相邻塔机起重臂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起重臂相撞1搭机高度错开2、实行塔机升节审批制度2、两塔同时进入交叉区域,起重臂与钢丝绳或吊物相撞1、制定交叉区域作业规则;2、设置交叉区域回转报警装置;3、加强指挥,向作业人员安全交底3、作业过程中塔吊吊钩未升到安全高度突然失电,风力推动塔机向相邻塔机1、配备回转刹车备用电源;2、备用限制回转的木楔;3、实施突然停电应急措施;4、非工作状况塔机钩未停置在安全范围,风力推动落机起重臂与钢丝绳相撞1、塔机吊钩停置安全区域;2、向作业人员安全交底;3、监督检查;2塔机顶升加节项升加节过程中发生大臂相互碰撞1、定专人审批各塔顶升加节2、建立顶升加节审批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塔吊 碰撞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