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方案.docx
《XX区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区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中关于推进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有关要求,不断提高监管工作效能,根据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疾控综监督二函(2022)50号)和省、市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的通知(X卫监督字(2022)X号)(X卫法监字2023)X号)要求,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一、试点目的通过试点工作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责任,督促用人单位加强职业病防治的自我监管约束,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切实保护
2、劳动者健康。通过组织开展分类监督执法,逐步破解基层监管力量和能力不足与用人单位数量多、监管任务重的矛盾,提高监督执法效能,推动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二、试点时间试点时间:2023年1月1日-2024年12月30日。三、主要任务(一)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1 .用人单位可自行或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完成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开展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根据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接触水平、接触人数等指标判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分为I级、II级、In级。二是开展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分级。通过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自查确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等级,分为A级
3、(90-100分)、B级(70-89分)、C级(70分以下)。三是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用人单位根据职业病危害风险和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分级结果综合评估,得出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类别,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其中甲类风险最低,丙类最高。2 .用人单位根据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情况,完成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见附件5)并将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将评估报告及相关材料,在10个工作日内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加盖公章,报送属地监督执法行政部门或监督机构存档备查。3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每三年开展一次。期间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接触水
4、平和接触人数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等发生重大变化,用人单位应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并报送评估报告。新建的用人单位应在正式投产2个月内完成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并报送评估报告。用人单位对评估报告真实性负责,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受委托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认真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I59-2004)、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10)、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19.GBZ2.2-2007)等标准规范,全面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精准界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的相
5、关指标,准确划分管理状况分级,客观评估研判综合风险,并承担相应技术服务的法律责任。(二)监督执法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实施分类监督执法一是建立辖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档案,根据用人单位报送的评估报告建立档案,对评估报告有异议时,可进行现场核查,并指导用人单位重新填报。也可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国卫办职健发(2022)5号),确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类别。其中,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为丙类,一般的为乙类。二是按照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类别进行差异化监督执法,实现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执法结合,提高监督执法效能。对丙类用人单位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提高抽查比例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职业 卫生 分类 监督 执法 试点工作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