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水质控制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田养蟹水质控制技术规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稻田养蟹水质控制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田养蟹水质调控的环境条件、水质调控方法、饲料管理、病害防治、稻田施肥、水质监测和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稻田养蟹水质调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
2、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1078中华绒鳌蟹配合饲料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SC/T1135.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SC/T1137淡水养殖水质调节用微生物制剂质量与使用原则DB23/T2760稻蟹共作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22213、SC/T113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1稻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保水、保肥,田展坚实,田块四周开阔向阳。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养殖产地选择、产地环境保护应符合NY/T5361的规定。4.2水源水质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T5361的规定。4.
3、3进排水系统稻田应有单独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呈对角设置。1水质调控方法1.1 物理调控1.1.1 水体过滤在水源进水口设置栅栏或使用专用设备过滤进水。1.1.2 换水河蟹入田后,视田内水质情况灵活决定换水次数及比例,通常每隔5dIO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1/2。换水时间控制在3h内,水温温差不超过5C。使用井水时,应充分曝气和提高水温。应先排水再进水,且将死角水换出。蜕克前后勤换新水,蜕壳高峰期可适当注水,不应换水。1.1.3 水位控制河蟹入田后,在不影XX稻生长的情况下加高水位。暂养池底泥控制控制暂养池底层淤泥厚度不超过10cm。1.2 化学调控5. 2.1暂养池及稻田消
4、毒蟹种投放前,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暂养池及稻田中的沟坑进行彻底消毒,盐碱地不能使用生石灰消毒,用法与用量参照DB23T2760o6. 2.2水体补钙对于养殖水体,可每隔20d左右在蟹沟坑泼洒生石灰一次,每次用量为75kg/hrn?120kghm2(按沟坑面积计算)。对于盐碱水域,可使用补钙专用产品,使用方法参照商品说明书。5.3生物调控5.3.1水生植物调节暂养池宜种植水草,水草面积占暂养池面积30%以下。稻田内水面可种植绿萍等漂浮植物,控制其水面覆盖率在5%左右。5.3.2使用微生物制剂水体PH值高于8.5时,可使用乳酸菌、EM菌调节水质。当水质老化,可注入少量新水后,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
5、水质。使用的微生物制剂应符合SC/T1137的要求。使用方法参照商品说明书。消毒剂使用前、后3d内,不宜使用微生物制剂。6饲料管理全程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早晨投喂日投量的1/3,傍晚投喂日投量的2/3。根据河蟹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SC/T1078的要求。7.1 蟹种消毒蟹种放养时采用高钵酸钾溶液或NaCl溶液浸浴进行消毒处理,高锌酸钾或Nael的用法与用量参照DB23/T2760o7.2 水稻病害防治所用农药应符合GB/T8321的要求,不应使用对河蟹有害的药物。施药前灌注新水加高水位,尽量将药液喷在稻叶上,用药后及时换水。7.3 河蟹病害防治河蟹发生病害时,应准确诊断、对症治疗,治疗用药应符合SC/T1132的规定。8稻田施肥稻田可适量使用生物有机肥、复XX,但不应使用未经发酵的粪肥和有机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9水质监测在放苗前及养殖过程中,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测定PH值、溶解氧、非离子氨、重金属等水质指标,如果超出GB11607要求,应立即采取换、注水等措施调节水质。10档案记录建立稻田养蟹水质控制技术档案,包括水源水质、整地施肥、场地消毒、病害防控、水质调控、水质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