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docx
《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再生资源回收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线,以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为核心,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创新回收利用模式,强化龙头企业培育,着力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范建设,深化生
2、活垃圾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构建“回收网络化、服务便利化、分拣集约化、利用高效化、监管信息化”的全覆盖、全品类、全过程回收处理体系,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处理行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格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二)基本原则1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活力,吸引企业规范参与回收体系运作,加强再生资源全产业链研究,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不断完善。2 .坚持创新引领、示范推广。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
3、物联网等新技术,创新回收体系和运行模式。坚持减量化、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发挥龙头企业对行业的带动和集聚效应。3 .坚持规范有序、行业自律。强化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健全标准体系,完善监管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开展行业自律,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维护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良好发展秩序。4 .坚持协同联动、全面衔接。加强部门横向协同和系统上下联动,将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体系建设与垃圾分类、综合利用等政策和工作体系有机衔接。充分调动企业、社区、公益组织、个体从业者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协同推进。(三)工作目标到2024年底,全市实现各县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全覆盖,乡镇(街道)再生资源回收站全覆盖,行政
4、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点全覆盖。到2023年底,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到2022年底,覆盖率达到50%以上。初步建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分拣中心为核心、回收站点为基础的回收组织网络和以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等为链接的回收经营网络,基本形成市有综合利用产业园,县有分拣中心,乡镇(街道)有回收站,行政村(社区)有回收点的多元化、便利化、平台化、安全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二、主要任务(-)完善回收处理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由企业本部、分拣中心、回收站形成的组织体系和由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等集成的经营体系构成,以企业为主体,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等为链接,以组织化、标准化经营管理为方
5、式,以回收规模最大化,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L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服务力度,全面推进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工作。龙头企业要制定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严格落实环保、市容和消防安全等相关政策要求,按市场化原则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发展自营或特许经营分拣中心5个以上、回收站100个以上,构建独立的物流体系和完整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达到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统一交纳税费,统一连锁经营,统一品类标准,统一品牌标识,引领再生资源回收处理规范发展。(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规划
6、和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2 .建设绿色分拣中心。各县区要根据当地再生资源产生量及回收量规划具备相应处置能力规模的专业型或综合型分拣中心,满足对再生资源进行分选、拆解、剪切、破碎、清洗、打包、储存的需要。专业型分拣中心包括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废旧纺织品和废弃大件家具等,综合型分拣中心主要分为小、中、大型,厂区面积和年分拣能力分别按照行业标准设立。分拣中心应配备相应分类、拆解、破碎、打包等设备,配置3-5吨厢式货车若干辆,用于乡镇(街道)回收站点收集运输。鼓励现有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进行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科学分拣功能,促进资源增值。(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规划和
7、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3 .规范绿色回收站点。以方便居民交售再生资源为原则,合理布局回收站点,择优引进回收企业,可结合村集体闲置用房、小区物业用房、生活垃圾回收集置点等场所设立,也可充分利用基层供销社现有网点和辖区内回收经营户现有回收点进行规范提升。主城区按半径2000米商圈设置,农村按村、乡(镇)设置,回收站点场地面积30以上,有稳固的厂房,不露天堆放,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设立流动回收车。回收站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标识,回收物储存不超过2天。(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再生资源 回收 利用 体系 建设 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