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博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博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建设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院博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建设规划一、学校立项建设总体目标、支撑学科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国家战略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大幅提升,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持续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学校整体建设水
2、平显著提升,2026年国家开展新增学位授权审核时,基本条件全部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要求。2.支撑学科建设目标教育学学科。强化学科团队建设,以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突破口,打造多元、开放、高效的学科团队,进一步提高学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能力,在高层次论文发表、著作出版、省部级以上奖励等科研成果方面再上新台阶,使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大力拓展和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教育学科实践取向的优势和特色,把教育学学科建设成为一流学科,到2026年达到并超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要求,成功获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
3、力的学术团队,争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学科特色和优势,力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等方向上取得一批代表性成果。经过6年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达到并超过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申报条件,跻身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行列。数学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特色,全面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积极申请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积极承办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大高层次科研成果奖的
4、培育,促进原始成果的创新,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持续提高学科综合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力争使数学学科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名列前茅,到2026年达到并超过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申报条件,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二、学校目前的突出短板、完成建设目标的主要困难1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水平学科团队还显不足由于地域局限等原因,学校在人才引进方面较为困难,同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流失现象,学科团队中高层次人才和学科骨干还不能完全满足博士授权审核标准,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需进一步努力。2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双一流”建设和各高校快
5、速发展的背景下,我校和全国同类高校相比,学科优势特色和科研创新能力还不够突出,建设发展压力较大。表现在科研方面,横向科研项目数量较少,科研经费总量不足,距离博士授权审核标准有一定差距。三、主要举措学校坚持高等教育现代化战略,以加快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目标,以内涵式发展为统揽,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和影响力。以此次申请博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为契机,对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2020)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建设工作。1 .坚持育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立校之本,追求一流的育人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的开放式培养机制,鼓励支持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人才培养环节,设立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响应需求能力,加强应用学科专业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重点布局支撑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智能农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产业的学科专业。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
7、才为主,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2 .坚持引培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升师资水平。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执行好学校和各学科关于人才引进方面的专门政策,用好人才专项经费,进一步提升博士化率。多形式、多层面、多渠道引进学科领军人物等高层次人才,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大力培养优秀骨干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继续教育的相关制度,持续实施“南湖学者”、“南湖青年学者”等一系列人才工程和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外出访学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到政府企业行业挂职锻炼等,夯实学校和各学科建设发展的人才
8、基础。3 .加强科研创新,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对学校发展的强有力推动作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和支撑学科建设。聚焦国家在河南布局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区域重要战略部署,特别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最新科技前沿,积极申报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培育重点学科、重点创新团队。以解决行业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持续遴选一批科研基础好、团队结构合理、创新潜力大的重点项目,在各方面予以扶持,实施提前培育、精准培育、持续培育,产出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原创性、标志性的科
9、研成果。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建立学科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机制,瞄准产业、行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集中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大幅提升高校和学科对行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4 .加强经费筹措,多渠道汇聚建设资源积极拓展办学经费来源渠道,鼓励和支持各单位、各学科面向社会筹措教学、科研经费及各类奖助学金。深化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推进成果转化,吸引、鼓励社会优质资源积极参与支撑学科建设。学校依法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吸引社会捐赠,募集资金,增加办学资源。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
10、、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度和审计检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保证资金安全运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整合和引导重点学科、一流专业、科研平台建设经费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专项资金等校内外优质资源投入支撑学科建设。5 .加强政策引领,全方位支持博士单位立项建设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博士单位立项建设对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高度重视博士单位培育和建设工作。将博士单位申报工作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积极争取上级单位和信阳市委市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各单位、各学科和全体教师参与博士单位建设
11、的积极性,将博士单位建设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平台与基地建设等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联动机制和建设合力。定期召开博士单位建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和解决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支撑学科建设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制定建设目标和任务,推进博士单位建设取得实效。按照授权学科申请基本条件持续加强支撑学科建设,保障建设经费投入,加大建设力度,确保关键指标稳步提升,为博士单位申报奠定基础。6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学校创新发展根据“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制订我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拟定年度改革任务,加强学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贯彻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完善“三全育人”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学科建设、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