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用语浅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课堂用语浅论.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是自然语言的一种职业变体,和自然环境下的语言及其他学科的课堂用语相比,它有着极为不同的特性。对外汉语课堂的学习者不但关心语言的内容,还关心语言的形式,包括教师所用的单词、短语、句式、语调甚至神,窗口语气,这就客观上促使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内涵更为丰富、职能更为多样。一、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必要性大量的语料(课堂录音)和学生反馈说明,重视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和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生课堂比,对外汉语课堂用语具有如下鲜明特点。1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行使的职能具有双重指向汉语课堂教学是汉语学习者所需要的最便捷的语言环境,是学习汉语的第一场所,在这个小环境
2、中课堂用语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效果。换言之,课堂用语具有手段和目的的双重指向。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用语不仅是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提供目的语输入的重要途径和学习目的语口语的范本。掌握汉语是学生的学习目的。课堂上的教学用语就是学生学习的目的语,这一点与中国学生不同,在中国学生课堂上母语是纯粹的语言工具,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媒介。2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实施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动态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过程的推进,教师所采用的课堂用语(尤其导入语、交流用语和反馈语)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也可以说,课堂用语实施具有历时性的特点。汉语学习者是按照已有汉语水平的高低分班的
3、,且学生汉语水平和汉语能力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逐步提高。对外汉语教师要适应这一特点,课堂用语应在学生现有语言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的范围之内,与学生现有的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同步,动态地调整课堂用语的内容和难度。3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具有受限性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母语为非汉语国家的学生,如何与他们进行交流,如何让学生听懂自己的指令,涉及到的是教师对课堂用语的选择问题。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尤其对于初级班、零起点的学生,在早期授课过程中,课堂用语的选择受到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明确学生具有相应的预备知识与词汇储备,可以听得懂教师发出的教学指令。如解释跑的时候,如果依据字典所言两只
4、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学生定是不会明白的。由此可见,教师课堂上的语速、用词、句式,都是非自由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已有的汉语知识知识系统,严格限制用语范围,确保所有课堂用语都是可懂输入。二、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规范对外汉语课堂教授的是普通话,不是方言,也不是带方言味儿的普通话。因为教师课堂上的每句话都具有学习和示范作用,所以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的普通话首先要过关,尽可能把真实、规范的汉语展示给学生。1 .语音规范留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因此教师咬字应该非常准确、清晰,发音部位要到位,展现出一种字正腔圆的语音美。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展现汉语语言美的前提。相比于中国大学
5、课堂,教师即使带有一点个人口音,也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但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若不标准,则属于发生了知识性错误,是不合格的教师,也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不良影响。止匕外,教师的语调、语气、节奏、停顿等,都要符合汉语特点,做到抑扬顿挫、缓急适当,关键处要有逻辑重音,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应有反复,需要学生做笔记的地方要放慢速度。2 .用词准确对外汉语教师的讲解要精练、准确,能够突出重点,不要一味求全、求细。有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往往是解释得越多,学生越糊涂。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少说,什么时候不说,该用什么词语说,都应该把握得恰到好处。对于一些语法点的讲解应以学生能理解为前提,尽量不用
6、专业术语、纯理论语言进行表述,更不要大讲语法概念、堆砌语法术语。用汉语进行的对语法规则的大段叙述,会使学生的语言接受受阻,语码在大脑中根本来不及转换,更谈不上掌握这个语法了。3 .表达得体我们这里所说的得体,是指教师的课堂用语深浅适度、处置得体,易为学生所接受。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有时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候,正确的话语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接受。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不但要追求其正确性,还要注重学生心理上的可接受性。对外汉语教师在表达时,应尽可能使用一些柔性的课堂用语,能使学生在听话时感到自己备受尊重。尤其我们的留学生多是成年人,个性鲜明、思想活跃,面对学生所犯错误中出现的较为艰深的
7、问题,考虑到学生目前的汉语水平,教师应衡量是否达到“交际目的,适当进行定,不必有错必纠。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少用指令式的语言,多用商讨式的语言。三、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变异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用语不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汉语,用的是“二次语言,是在原自然语言基础上经过加工的语言。由于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方面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水平的限制,对外汉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实际交流时,往往要故意违反语法或语用规则,出现语言变异的现象,其所达到的目的是能够顺利地完成主要信息的传递工作。1 .复现与重音强调美国哲学家保罗格赖斯认为,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即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
8、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要简要等。对外汉语课堂用语,往往故意违反语用原则来传递会话含义,如所说的话不够简洁、提供非必要信息等,复现和重音强调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复现是将重点内容多次重复,以令其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在初级阶段,解释得多,学生未必能懂,所以将所讲述内容多次重复,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关于语法的练习就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模仿练习,多次重复后,才可进入到交际练习阶段。除复现以外,在讲解过程中还常用重音强调,即用相对较高的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下面将要讲授的内容,放慢语速、强调关键词,以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那些陌生词句滞留在学
9、生大脑中影响教学环节的展开。2 .难易度转换难易度转换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汉语水平,调整课堂用语的难度,有时甚至要使用和标准普通话语法有一定差距的类中介语。在初级班,使句法、词汇简单化,使用高频率词或常用的表达方式,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教师再使用相对复杂一些的句型结构,紧密配合授课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初级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用低于学生水平的简洁语言,对于碰到的生词宜用学生学过的词解释,以满足学生理解的需要。如饭馆和饭店有什么不同(差别、差异、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是描述性词语,所传递的信息更易为学生所接受,这就是采用简单、常用的表达形式代替汉语中固定、特殊
10、的表达形式再如学生没接触把字句时,要表达把书给我”的意思,就要说书,给我,否则会增加学生接受的难度,令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笔者在要求学习汉语一周的零起点学生到黑板上听写生词时,为了表述清楚,只能说你写生词,黑板(配合用手指向黑板),我读。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变异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或减少留学生处理信息时的负担,但切忌不可为变异而变异,什么时候变、如何变,要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风向标。四、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中的态势语态势语即人体语言,是人通过肢体态势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非有声语言。如挤眉弄眼、举手投足、搔首弄姿、指手画脚等,都可以界定在态势语的范畴内,其在人际交往、情感表达中既可以辅助有声语言的表达
11、,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又可以部分代替有声语言,发挥独立表达功能。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输入语言的有效性和语言的输入形式的有效性,即所说的话和所表达的内容是学生所理解的,并且对学生学习汉语有正面积极的作用。由于学生语言水平低所形成的语言理解的障碍,在一定阶段,很多事情用语言解释,学生往往难于理解,这时,有效的肢体语言态势语就会起到解释沟通的作用,使教学环节得以顺利进行。首先,恰当的态势语会让教学活动变得更为深刻和丰富。如教学中友善热情的眼神、表情,会营造出和谐、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增加信心;准确得体的手势、身姿,也会留给学生稳重端庄、亲切随和的印象,增加对外汉语
12、教师的魅力值。其次,准确的态势语也有助于词汇的讲觎和语法点的阐释,比如在讲解”向左看、挠、走过去、捡”等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通教师的身姿和手势进行简单明了的诠释,其教学效果往往胜过万千语言。需要注意的是,态势语在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切不可过度使用,喧宾夺主,否则不但不利于教学,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五、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与学生母语这里我们要谈到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是否要使用学生母语的问题。笔者以东北财经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零、初、中三个级别的有代表性的三次课为样本,考察了媒介语的使用情况。调杳结果是,初、中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基本不使用媒介语,零起点班课堂上使用媒介语的现象则比较常见,至
13、于如何使用则因人而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否使用学生的母语,一直以来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是依赖学生的母语进行教学活动,尤其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有很高的外语水平,否则很难胜任教学工作;第二种是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进行必要的解释,比如在解释一些相对抽象的词语、概念时,适当使用学生的母语,可能让教学活动进行得更为流畅、顺利;第三种是完全拒绝学生的母语,让留学生在纯目的语环境中学习汉语,在强制性方法的刺激下学习汉语。本文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观点,或许学生学习过程的初始阶段会进行得比较艰涩,但在一种语言环境中长时间的熏陶,可以形成学生很好的语感,这正是很多留学生选择到目的语国家来学习的原因。假设有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各自说着不同的语言而且是没有一点汉语基础,我们又应该选择哪国学生的母语作为媒介语进行说明呢?对外汉语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用语虽然产生于即兴,但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观念,那种科学、简洁、文明、高雅的语言风格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绝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