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城市公园管理条例.docx
《锦州市城市公园管理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州市城市公园管理条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锦州市城市公园管理条例(2020年9月15日锦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保护与管理第四章其他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公园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公园(以下简称公园),是指具有良好的园林绿化环境和较完善的设施,具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游览休憩、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功能,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场所。公园实行名录管理。公园名录的确定和调整,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提出
2、意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法律、法规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含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松山新区管理委员会,下同)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公园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公园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园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将政府投资建设管理的公园的保护、管理等费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公园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并组织实施本条例。公园管理
3、单位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政府投资建设管理的公园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管理单位,非政府投资建设管理的公园由建设单位确定管理单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本条例规定的公园内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法律、法规和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水利、文化旅游广电、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林业草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公园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破坏公园环境和设施的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鼓励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投资、捐赠、资助等方式参与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捐资单位和个人可以享有公园以及公园绿地、树木等一定期限的冠名权,具体
4、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编制公园发展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经批准的公园发展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通过论证、听证等方式听取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新建、改建、扩建公园应当符合公园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园用地性质,不得非法占用公园用地。因市政工程等公益性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公园用地或者占用规划确定的公园建设用地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和批准权限办理,并就近补划相应的公园用地。因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公园用地的,应当经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
5、门同意,并依法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按照规定缴纳补偿费。占用期满,应当及时归还并由占用单位负责恢复原状。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公园的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与公园的距离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其高度、外形、色彩以及建筑风格等应当与公园景观、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得影响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第十条公园内设置水、电、燃气、通信等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应当符合公园景观和相关安全规范要求,不得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得影响绿地的使用功能。第十一条公园应当合理设置母婴设施、无障碍设施和公厕等设施。公园内不得建设与公园功能无关的建(构)筑物。第十二条公园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锦州市 城市 公园 管理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