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式干部研究分析报告:浅谈“躺平式”干部的由来和消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躺平式干部研究分析报告:浅谈“躺平式”干部的由来和消除.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躺平式干部研究分析报告:浅谈“躺平式”干部的由来和消除今年央视春晚,演员沈腾在小品坑中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郝主任,成为了今年央视春晚的最大看点。“躺平”二字入选2023年网络热词,也引起了各级党员干部的深思。广大网民表示,“躺平式”干部,不但会耽误自己的大好前程,还会滋生不良风气,从而影响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贻误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躺平式”干部的由来仔细观察,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确有少数干部,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和想法,放弃干事创业选择“一躺到底”,工作任务来了找借口,碰到困难问题绕道走,车到山前必有
2、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既影响本职岗位的工作效率,又拖延了单位的目标达成,甚至对一个地方带来重大损失。个人认为,“躺平”心态的产生有着诸多因素。其一、错误思潮是推手。随着工作阅历增加,受惰性心理影响,难免会滋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把“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观念当作是明哲保身的法则,错误认为许多问题扛过一阵、拖上一阵,或许能避过风口浪尖,甚至幸免于难。殊不知,这样的观念会有破窗效应、扩散效应、辐射效应,会带坏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一级组织、乃至让一个社会走向低迷和衰退。其二、职能不清是诱因。受体制机制影响,确有一些单位和部门存在职能交叉情况,部分工作内容重叠,一些业务指导、行政复
3、议的条块分割造成职权交织,落实中会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监管推诿,还有些地方权限尚未下放到基层,相关责任已经提前“安排”到位,谁也不愿当“接锅侠”,不如“躺平”,反而太平。久而久之,工作中形成了“牵头单位不牵头,责任单位不履职”“谁组织最负责,谁发文谁落实”的怪圈,导致了一些工作主要责任人遥控指挥,直接责任人安排了事,具体责任人云里雾里,监管责任人装聋作哑,时间到了工作回到原点,没落实也没交代。其三、能力不足是根本。“躺平”思想的出现,更多的是干部个人能力不足所致。“躺平式”干部面对新形势,思想茫然,思路不清,谋划不足;面对新任务,知识跟不上,观念不适应,措施老旧软;习惯于下命令、被安排,
4、缺乏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能适应新环境、新挑战,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谓是能力不够,套路来凑。其四、前途无望是心结。一些干部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职务提升空间越来越小,觉得个人事业到了“天花板”,特别是经历过一些失误或挫折后,个人的目标没有实现,自我理想没有达成,看淡了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对组织不感恩,对事业不敬畏,对岗位不珍惜,对群众不热情,“躺平”等退休,提前进入“休闲模式”。二、“躺平式”干部的消除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重任,迫切需要广大干部冲锋陷阵、能征善战。推动实现党和国家的宏大伟业,应选任一大批“干将”“闯将”,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没市场。其一、以思想破冰提振精
5、气神。从“躺平”中“起身”,须捧一颗滚烫初心奔赴信仰高地,摒弃“工作分好坏、干事论大小”的思维,对待群众要有真情实意,以心换心,把群众的事当自个事,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牢固树立“事经我手无差错、岗有我在请放心”的担当意识,把单位的事当作头等大事,不等不靠,雷厉风行,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真正做到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其二、以正向激励消除慵懒散。坚持一线识别干部,引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干部评价,让真正有担当有作为的基层干部能够脱颖而出。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拔重用长期扎根基层、踏实苦干、贡献突出的基层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者上,让不担当不作为者下。立足
6、不同领域、层级、年龄、专业、岗位的干部,实行差异性激励,坚持干部选拔任用、职务晋升、津补贴发放等在不越规、不逾矩的前提下,向忠诚、干净、担当的激情干事者倾斜,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向效应,带动干部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其三、以机制完善护航敢干闯。完善容错纠错,为敢担当者“撑起腰”。容错纠错机制是锐意进取干部的“定心丸”,也是改革创新者的“保护伞”。一方面,要进一步细化责任判别和认定的标准,明确界定容错范围,要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另一方面,完善澄清保护机制,对被诬告的干部,要予以有效保护,并采取有效方式及时消除负面影响,还其清白。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党和国
7、家的事业由不得干部“躺平”,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交给“躺平”干部来完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容不下“躺平”干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干部革除“躺平”思想,以非常之力决战艰巨任务。党课: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根据计划安排,今天我围绕“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为题给大家上一堂主题党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面对新的使命和要求,每个党员就要更加自觉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固夯实党建工作基础,着力锻造“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铁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最基层最末端。一、当前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一)理论学习不够扎实。尤其是部
8、分基层党员的个人思想认识还有偏差,理论学习还需加强。当前,基层的业务工作复杂繁重,各条线绩效考核压力大,不论是条线领导,还是基层党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被各类业务工作挤压和占用,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偏离中心位置,业务工作变成主角,党建工作成为附属。“重绩效,轻党建”的不良倾向频现,党组织活动时间还不够充裕。一味地重绩效,轻党建,认为只要绩效抓好,其他的问题不大,殊不知夯实党建基础是提升绩效的保障。基层党员平日里疲于工作,考核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存在着以此为借口疏于参加党组织生活、降低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和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现象,在循序渐进的工作开展中,面对着对于党建工作不知如何上手,
9、抓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时松时紧的问题,进而选择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容易造成队伍精神涣散、战斗能力削弱的不良局面。(一)教育成效不够明显。虽然从整体上看,基层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各层级也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教育配套活动,但是仍存在党建活动形式单一,教育效果不够明显的短板。如有的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上级文件要求时,往往局限于文件内容的宣读,文件精神的解读,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形式呆板、内容单一、教育枯燥、收效甚微,活动的开展缺乏创新性,学习不够深入,逐渐削弱了基层党员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部分基层党建负责人习惯运用行政命令式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工作方法简单,工作
10、成效微乎其微,工作热情逐渐消退,工作态度日益倦怠,对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产生厌倦甚至是抵触心理。(三)工作方式不够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念的转变也需要逐渐发展变化,如果基层党员在前期就已经形成了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固有态度,后期便很难唤起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近年来为提高基层党建水平,大力加强了意见建议的收集,但是开展活动的“后半篇文章”还不好,导致提的意见建议落实不到位,党建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创造力不强,影响了参与积极性。创新发展还需加强,工作方法有待改进。二、基层党建工作原则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对我们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
11、基本遵循,重点要做到以下原则。(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与政治属性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首要原则,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首要前提。它不仅关乎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方向,也深刻影响甚至决定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效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所以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到基层党建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用党的科学理论不断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引领党员干部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基层党组织是群众高度关注的地方,其服务群众的程度和效果不仅事关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形象,也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形象。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放在“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要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深刻认识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密切机关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增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提升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