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担当与大国蓄力.docx
《大省担当与大国蓄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省担当与大国蓄力.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省担当与大国蓄力当前这个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经济大省被寄予厚望。8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强调六个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这是继7月28日中央政治局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之后,中央再次向经济大省发出动员令。更早前的7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福建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也要求东南五省市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经济大省”本是民间俗称,今年开始频繁见诸中央正式会议及文件。3月份全国两会后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即提到,经济大省要充分
2、发挥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带动作用。从总理召集的两次省市政府负责人座谈会看,经济大省主要是指GDP总量排在全国前列的省份,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上海等,更广义的范围还涵盖同样位居GDP前十的湖北、湖南。这些地区在国家经济大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一粤苏鲁浙豫川六省经济体量占全国的45%,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均接近全国的6成,6省里4个沿海省份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6成;东南沿海的粤苏浙闽沪五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过去四十多年,这些经济大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顶梁柱”和“主引擎”角色,强力带动了国家
3、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的跃升。若以世界各国作比,每个排名GDP前十的省份,经济体量都大致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这些省份也是国家“钱袋子”的重要来源,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进入2022年,疫情胶着反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使中国经济持续承压,完成全年预期目标面临严峻挑战。6-7月份,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发展态势,但基础尚不牢固。“势要起而不可落”,中央接连“点将”经济大省,就是希望它们在稳增长、稳财源、稳就业、稳市场主体等方面,更好地起到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确保下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根据各地统计报告,上半年,广东、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担当 大国 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