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docx
《5《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5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2 .品读重点语段,认清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感受中国守军的英雄气概。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听歌曲松花江上。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2、指名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资料)3、教师总结学生课前对“九一八事变”了解的情况,揭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书9课题)4、解题:指名读“烽(的ng),注意读准后鼻音。“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5、设疑。“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2、;对我有哪些启示?二、据活动一要求学习第一段。(1)学生质疑。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2)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东部。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指导朗读。卢沟桥的战略地位: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三、据活动二要求学习第二段。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卢沟桥烽火 5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卢沟桥 烽火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