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检查标准.docx
《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检查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检查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检查标准项目内容存在问题一、选址要相对独立,远离密集人口居住与活动区及污染源和易燃易爆产品生产、储存区域,不得在医疗机构内设置。二分区1、“三区”包括工作准备区、缓冲区、隔离观察区等,不同区域之间应有物理屏障进行隔离,并有醒目标识。2、“两通道”包括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通道。两通道不能交叉,尽量分布在场所两端,并有醒目标识。有条件的设医疗废物清运通道。三、设施设备1、有独立房间和独立卫生间,具备通风条件。2、房间内及楼层的卫生间均配备肥皂(保持干燥)或洗手液、流动水和消毒用品。3、每个房间在卫生间和生活区各放置一个垃圾桶,桶内均套上医疗废物包装袋。被查隔离场所:检查人员签名:
2、四、人员配置1、观察点负责人1名。2、医务人员和观察对象不低于2:50比例配备。3、其他工作人员参照医务人员的3到4倍配置。五、人员管理1、个人防护:(1)在工作准备区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本土疫情时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工作服。(2)与被隔离对象近距离接触时,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防水靴套、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等,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工作后注意洗手和消毒。(3)配制消毒液时,穿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工作服等。(4)所有隔离人员不允许与其他隔离人员接触。除工作人员外,严格限制人员进出。如确需到公共区域,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3、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驻留时间,尽量不触碰公共区域物品及设施。2、健康监测:(1)建立台账:包括基本信息、核酸检测记录、体温监测记录、消毒记录等。(2)落实隔离人员健康监测:每天早、晚对其各进行一次健康状况监测,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使用新技术开展体温和症状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及时向当地卫健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并按规定立即转至定点医疗机构。3、尽早转运核酸检测阳性人员(1)2小时内将阳性人员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2)转运之前限制阳性人员的活动范围:若阳性人员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转运前待在原隔离房间;若阳性人员为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转运前就近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中 隔离 场所 疫情 检查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