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宫颈阴道镜检查后病理结果的解读.docx
《2023宫颈阴道镜检查后病理结果的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宫颈阴道镜检查后病理结果的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宫颈阻道镜检直后病理结果的解读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报告主要有三大类型:未发现异常肿瘤性病变、宫颈上皮前驱病变(也称为癌前病变)以及宫颈浸润性癌。未发现异常肿瘤性病变1、炎症性病变多数宫颈活检组织会呈现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表现。少数由于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炎症性病变,可以出现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急性化脓性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宫颈病变可出现以上皮样细胞为主的肉芽肿性病变,中心可见干酪样坏死。2、化生性病变宫颈活检组织中经常可以看到化生性病变,最常见的是鳞状上皮化生,多为不成熟鳞状化生,有时会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相混淆。少见的化生性病变有移行上皮化生、输卵管上皮化生以及肠上皮化生
2、等,其中移行上皮化生多见于绝经后老年女性,易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相混淆,需结合患者年龄及HPV检测情况综合考虑,必要时可辅以免疫组化染色协助诊断。3.瘤样或增生性病变最常见的是宫颈息肉。此外,微腺体增生、小叶状腺体增生、隧道样腺丛以及中肾管残件等都属于良性病变,进行病理诊断时需要与宫颈腺性肿瘤性病变鉴别。宫颈上皮前驱病变宫颈上皮前驱病变是指浸润性癌发生之前的病变,也称为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筛查后阴道活检中最为重要的需要关注的病变,依据组织类型又分为鳞状上皮前驱病变及腺性前驱病变。1、宫颈鳞状上皮前驱病变第3版WHO分类将宫颈鳞状上皮前驱病变命名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lN),并分为三级CINkCI
3、N2和CIN3o第4版及第5版WHO分类则将其命名为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SIL),并根据其现阶段或是未来癌变的风险性分为两级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oLSIL基本对应于ClN1,HSIL则包括CIN2和CIN3o发活检病理报告时,这两种命名可以作为同义词同时使用,但由于CIN2与CIN3在临床处理及预后有所不同,第5版WHO分类及2019ASCCP都建议对于HSlL病变需要明确是HSlL/CIN2还是HSILCIN3o(1)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1)显微镜下:病变区域上皮的上2/3层
4、为分化成熟的上皮成分,其间常可见由HPV感染所导致的挖空细胞,表现为细胞核增大,核周出现空晕(图4-19)o图4-19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1)免疫组化染色:宫颈活检中最为常用的免疫标记是p16和Ki-67,大部分LSIL/CIN1对p16呈阴性或是点状及小灶状阳性表达,约1/3的LSIL/CIN1可以呈p16阳性,但并不代表为HSIL,其意义尚待观察与研究。Ki67在LSIL/CIN1中主要在基底层及副基底层表达,其阳性细胞比例30%。(2)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2,HSIL/CIN3)显微镜下:HSIL的鳞状上皮中异型细胞增多,宫颈鳞状上皮的上2/3层为分
5、化成熟的上皮成分,其中可见挖空细胞,基底层及副基底层细胞轻度异型增生,偶见核分裂象不局限在上皮的基底层及副基底层。异型增生的细胞扩展到上皮1/2及以上层面(HSIL/CIN2,图4-20)甚至上皮全层(HSIL/CIN3,图4-21)o这些细胞核质比增加,核分裂象增多,出现在上皮1/2及以上层面,有时还可看到病理性核分裂象。图4-20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2)A图4-21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3)A.宫颈鳞状上皮23层面出现异型细胞,细胞密集,核分裂象易见.仅在表层见少量分化细胞。B.pl6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病变上皮呈现弥漫成片的深棕色免疫组化染色:p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宫颈 阴道镜 检查 病理 结果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