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docx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作品名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微课思政元素:积极面对人生,提高人生境界。微课作品时长:16分钟使用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教学目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名篇,是其在密州做官时 所做当时他与当权者有极大的分歧,自求外放。又与弟弟苏辙七年多 未能见面。在这一年的中秋节,他写下了这一名篇。透过对本作品的 学习,向学生们展示一个无论在什么境遇中都能够随遇而安,随时随 地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苏轼形象。力求深入浅出的讲解,并提炼出 具体的,可把握的方法。教学切入点:词前小序是理解本词的关键所在。从“丙辰中秋”一句,我们
2、能 够了解到本次创作的具体背景。“欢饮达旦” 一句,交代了苏轼此时 此刻的情绪兼怀子由”一句,点明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欢” 和“怀二字,是理解本词的切入点,同时也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理路。教学实施步骤:本次教学主要有三个阶段,一,介绍创作背景。这是对小序的说 明,用时大概三分钟。二,对作品的上片进行说明。这要围绕着“欢” 字进行说明,用时大概六分钟。三,对作品的下片进行说明。这要围 绕着“怀字进行说明,用时大概六分钟。教学活动设计:首先,介绍本词的创作背景。要着重指明苏轼在创作本词时,并 不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喝酒,而是与好朋友们一起畅饮。在当晚,他不 但写下了这首词,同时还写下了另外两首诗。这
3、一背景不仅是“欢” 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说明了苏轼在困苦的境遇中一如既往的乐观态度。 另外还要指出,“欢”与“怀”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理路。其次,对作品的上片进行解读。上片开篇两个问句,问而不答。 他的目的何在?这是要向学生们解释的。他为什么要强调“高处不胜 寒” ?要与“欢”字结合着看,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将之归结为政治, 人生,如此才能把握作者真正的意图。再次,对作品的下片进行解读。“照无眠”的“无眠”指的是谁或者哪些人?必须要清楚这个问题, 因为它关系到对下一句中省略的主语的认定。“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的主语是月亮还是人?一般的理解是月亮,若如此理解,则整 个下片都难以指向怀字,序言中的“兼怀子由”也就落空了。如何才 能深入浅出的解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若不能够解读好这一句,则不可能把握好苏轼的人生境界。所以这里 要做一些深入浅出的说明。最后要点明苏轼对子由的怀念不是单纯的说一说,而是为子由指 出了一条令人生旷达的方法。教学总结本篇作品的成功完全建立在作 者旷达的人生态度上。所以讲授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能够将旷达具象化, 方法化。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到苏轼的旷达,更应该让学生学习到苏 轼的旷达。在这一点上,本次教学基本达到了这一目标。但在具体问 题的分析上,还是有一点被忽略了。即没能更加明确的指出欢与怀是 作者谋篇布局的基本思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选 课程 思政微课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