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钟表的故事.docx
《古钟表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钟表的故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古钟表的故事六百年前,远江国无间山有座寺院,寺里的僧人想要铸一口大钟,便央求女施主捐出旧铜镜,用来化铜铸钟,也可积些功德。直到今天,在一些日本寺院的庭院里,我们还会发现堆积如山的旧铜镜,正是为化铜铸钟或铸佛像而捐献的。在我走访过的寺庙里,九州博多的一座净土宗寺庙的庭院里堆积的旧铜镜数量是最多的,这些铜镜是为铸成一尊三丈三尺高的阿弥陀佛铜像而捐献的。当时无间山上住着一位农夫,他那年轻的妻子将铜镜献给寺庙,用来化铜铸钟,可是后来她心生悔意,十分惋惜那面铜镜。她记起母亲曾对她说起的这面镜子的种种事迹;她想起这面镜子是从她外曾祖母那一代传到外祖母手中,然后再传给母亲的;她还想起自己对镜欢笑的时刻,回忆
2、实在太多。若是她能向庙里的僧人供奉一份香火钱,便能请求他们送还她家传承四代的铜镜。偏偏她手里的钱不够。每当她去寺庙之时,便会到庭院去。栏杆后的几百面铜镜堆积如山,她的镜子就在里面。那面镜子背面镂刻着精美的松竹梅浮雕,极易辨认。当年她母亲第一次让她看这镜子,还是婴儿的她见到这浮雕图案就眼前一亮。她暗自企盼有机会盗回那面镜子,好生隐藏,今后便一直视若珍宝,再也不会舍弃。机会却始终未来,她变得郁郁寡欢,仿佛舍了这面镜子,便是傻得丢弃了二十年阳寿一般。她想起一句老话,说的是镜子是女人的灵魂,她总觉得这古话颇有道理,甚至还另有神秘含义。她虽满怀苦楚,却不敢对任何人明言。过了一段日子,为无间山大钟捐献的所
3、有铜镜都被送去铸铜场,铸工化铜时,却发觉其中一面镜子无论如何都不会熔化。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将它熔化,却全无用处。众人心中都已雪亮,那个向寺庙捐献铜镜的女人一定后悔了,怀有私心的执念附着在镜子上,投入熔炉时这镜子便坚硬冰冷,无法熔化。此事在无间山一带传开,变得尽人皆知。不久,人们便猜到那面无法熔化的铜镜主人是谁。那农夫的妻子也是可怜,隐秘之过现在人人皆知,弄得她又羞又恼。她实在难以承受羞辱,便留下遗书,投水自尽了。这遗书写道:我死之后,铜镜自熔,铸钟再无难事。若是有人敲破此钟,我的魂魄便会赐他财宝,富贵荣华,享用不尽。世人都相信一个人若心怀怨念而死,或是心怀怨念自尽,临终的最后心愿或是誓言,必有神
4、鬼莫测之力。那自尽的农妇留下的镜子果然熔化了,大钟顺利造成,农妇留下的遗言却在人们心中扎了根。他们相信若有谁能敲破大钟,那农妇在天有灵,便会让此人享尽富贵。于是大钟在寺庙庭院刚刚悬起,人们就成群结队前来敲钟。每个人都使出浑身力气用钟椎来撞,这口大钟的质地却是上佳,经过多少敲击冲撞,都只会发出钟声,铜身完好无损。不过敲钟的百姓一心梦想发财,可不容易气馁。日复一日,每个时辰人们都蜂拥进入寺院,疯狂敲钟,僧人阻拦也无济于事。如此一来这钟声简直成了灾祸僧人们再也不堪忍受,便将大钟从山上推下,滚入一片沼泽。那沼泽极深,硬是将大钟吞没了。这便是那铜钟的结局,只有这个古老传说流传了下来,人们将这口大钟称为“
5、无间之钟”。日本有不少自古相传的奇异信仰,相信某些精神活动会产生神奇效果,不好具体形容,就以动词“拟”来指代。任何英文词汇都无法完整表达这个词的意思,因为这个词被用于多种拟态巫术,而且与许多宗教信仰活动有关。“拟”这个词的一般意思,如果查辞典的话会发现toimitateJocompare和to1.iken这样的解释,但其深层次意思是在想象中用一个物体或动作来代替另一个物体或动作,从而产生某种奇妙的结果。例如,诸位想要修建一座佛寺,却没有足够的财力,不过若是诸位设想自己有足够财力的话,定会立即动工兴建一座佛寺,那么兴建佛寺的这份虔诚心意便已形成。诸位只要怀着同样的诚意,哪怕在佛像面前供奉一块石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钟表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