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
《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方药心得老年习惯性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现代医学认为由于人体衰老,器官功能减退,加之老年人活动减少,食物中纤维素含量少,直肠感觉迟钝、缺乏便意,以及肌肉退行性变,其便秘特点主要与直肠敏感性降低和结肠动力障碍有关。张雅丽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虚秘”范畴,多由气血衰退、正气不足所致。经过多年经验总结,认为本病病理关键在于脾肾亏虚,多由机体虚弱或久病失于调养,或苦寒攻伐,损阳耗气等导致脾气虚弱,进而肾阳衰微。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司二便,大肠传导功能与之密切相关,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肠道传导无力,血虚津亏则肠燥秘结,阴阳不足,肠失温润,糟粕滞留而成便秘。正如诸病源候论云:“肾脏
2、受邪,虚则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因而认为老年习惯性便秘脾肾亏虚为其本,津枯肠燥为其标。治疗当以补脾益肾为主,辅以润肠通便。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及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并多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环境和自身免疫因素性等。祖国医学认为“情志过极,为致病之因”,若肝郁气滞,可乘侮脾胃,脾胃不健,肝气常易乘虚而入,出现肝木侮土、导致肝胃气犯胃之状。正所谓:“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故临床上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其主要病机为忧思
3、恼怒,肝失疏泄或肝疏泄太过,出现肝气横逆犯胃、使中焦气机不通,发为胃痛、反酸、暧气等症状。治宜疏肝理气、清热消痞为主。调肝清幽汤为张雅丽教授治疗肝气犯胃型萎缩性胃炎的经验用方,方药组成柴胡,黄连,西洋参,五味子,香附,川苜,白术,枳壳,厚朴,半夏,丹参,砂仁,蒲公英,黄苓,白芍,吴茱萸,甘草。本方注重在调理肝之气机,并配伍益气滋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以达到内外兼治之目的。药理研究发现本方通过促进黏膜保护、促进组织修复、改善微循环,同时通过抗炎作用来减轻HP对胃黏膜的损失,从而对黏膜起到直接或间接保护作用。非酒精性脂肪肝张雅丽教授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中医“肥气”、“积聚”、“胁痛”、“肝
4、癖”等范畴,张雅丽教授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复杂,清王孟英言:“过逸则脾滞,脾气因滞而少健运,则饮停聚湿也”,表明劳逸失度伤脾气,导致脾失健运;金匮翼胁痛统论云:“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情志失调常引起肝气郁结,导致肝失疏泄;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节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其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导致湿浊内蕴不化,聚湿成痰,痰湿内阻,气机不畅,瘀血停滞,最终导致痰瘀相互搏结,痹阻于肝络而发为本病。因此,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是本病发病的关键,病理产物为痰、瘀。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以右胁肋胀满或走窜作痛,常因烦恼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方药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