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docx
《2023年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清明将至,缅怀革命先烈、祭奠逝者、入林踏青等活动大量增多,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为了秉承传统,告别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全民文明素质,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祭祀的良好风尚,特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一、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故人。清明节传统祭祀易引发火灾,“无烟上坟”、“文明祭祖”能有效减少因祭祀引发火灾的可能,倡导广大群众通过举办家庭追思会、撰写缅怀文章、踏青遥祭、鲜花祭祀、网络祭扫等生态、健康、文明的方式祭奠和缅怀亲人,告别旧习陋习,遵守公德,弘扬社会新风。二、低碳环保,绿色祭祀。把传统的祭祀习俗用绿色、健康、文明、环保的方式进行表达
2、,不在人口密集区域、城镇十字路口、广场、树林、草坪、主要公路两侧等场所烧纸,抛洒冥币,不摆放不易降解、污染环境的祭祀用品,禁止使用“塑料花”、锡箔元宝等不易降解祭品,告别纸灰飞扬、烟雾缭绕的不文明现象,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理念。三、遵守法规,安全祭祀。强化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定点祭祀和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不在山头、林地、公园、小区、公墓林带内烧纸焚香、燃放鞭炮,防止引发火灾。发现他人在林区用火、吸烟、野炊时,要进行劝诫。如若发生火情,切勿盲目扑救,应当立即拨打森林火灾电话“12119”报警。严禁未经过培训人员、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人员参与火灾
3、扑救,严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合理安排祭扫日程和路线,错峰祭扫,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遵守治安、交通管理秩序,以免造成人车拥堵,发生事故,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四、率先垂范,科学祭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遵守用火管理规定,带头绿色祭扫、带头简办丧事,争做文明祭扫的先行者、倡导者,主动劝阻不文明祭祀行为,积极向亲朋好友及身边群众宣传文明安全、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亲朋好友和周围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优秀文化的传承者、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
4、动,移风易俗,保护环境,倡导新风,共度一个文明、低碳、绿色、平安的清明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县域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但在人才工作上,与大中型城市相比,县域有着诸多短板不足。一是人才少。一方面,人才总量不足,高学历、高层次人、创新型人才缺乏,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紧缺,从事经济金融、科技开发的人才更是凤毛鳞角,人才力量远不能满足县域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分布失衡,结构性短缺严重。人才大都集中在县城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一线和企业拥有人才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专
5、业人才严重不足,如农业畜牧人才局限于传统产业,服务面狭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二是育才难。政府、企业对人才开发的投入不足,力度不大,对各类人才重使用、轻培养,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普遍缺少基层锻炼经验,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投入不足,人才层次得不到有效提高。三是引才难。人才整体环境不优,吸引力不大。与城市相比,大部分县域整体经济总量规模小,发展速度不快,缺少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高精尖项目,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同时在人才待遇、福利、激励机制、晋升空间等方面缺少吸引力,造成了“外来人才引不进、本地人才留不住”的现象。作为牵头主抓人才工作的部门,上述问题是摆在县级组织部门面前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清明节 文明 祭祀 倡议书
![提示](https://www.yzwku.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