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环境管理模式第一节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一、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1、末端控制的涵义末端控制又称末端治理或末端处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这是传统的污染控制方式。由于末端治理是一种治标的措施,投资大,效果差。而且末端治理投资一般难于在投资期限内收回,再加上常年运转费用,在法制尚不健全的强制性管理环境中,滋长了企业的消极性。2.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技术革新速度的加快,人类所依赖的资源与生产的产品范围得到扩大:人工合成的
2、各种化学物质被不断的生产与制造,而这些化学物质不能很快或不能为自然系统吸纳与循环,因此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制造过程中能源与资源消耗大,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环境的容纳与循环能力不能承载,造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背景,各国政府日益认识到地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法律法规、排放标准,对企业进入环境的工业废弃物的最高允许量进行限制,对企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限制和控制。随着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提出,各国法律都规定了企业对其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必须承担经济责任,凡是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规定的排放标准,都需要徽纳超标排污费,
3、造成环境损害的,需要承担治理污染的费用并赔偿相应的损失。在这一阶段,企业面对严厉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企业只能遵循相关的制度约束,为了能够在制度约束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其环境手段往往是在其制造的最后制造工序或排污口建立各种防治环境污染的设施来处理污染,如建污水处理站,安装除尘、脱硫装置等以“过滤器”为代表的末端控制装置与设备,为固体废弃物配置焚烧炉或修建填埋厂等方式来满足政策与法规对废弃物的排放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这种环境管理模式是以“管道控制污染”思想为核心,强调的是对排放物的末端管理。末端控制的环境管理模式具有线性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 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方向流程组成
4、的开环式系统; 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与污染的控制时强调的是对企业自身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的控制,而对分销过程与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则不予以考虑与控制; 其环境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与污染的控制达到规制最低排放标准与最大排放量的要求,规避环境规制所产生的风险。事实上上述三个假设前提均不存在:自然资源不是永续存在的,同时是有限的;产品在分销与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如日益受到关注的电子垃圾已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自然系统自然降解、吸纳和消除废弃物的能力是有限的。以管道控制为核心的末端控制的环境管理模式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实践
5、(一)美国污染控制政策演变(三次重大演变):第一次重大转变第二次重大转变第三次重大转变1948-1963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来从忽视污染防治转变为重视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源头控制提出水污染控制清洁空气法1990年污染预防法(二)美国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实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国家之一。在迄今为止的几十年的环境保护实践中,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化,美国的污染控制政策也不断随之变化,在基于末端控制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实践中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 从1948年到1963年,美国先后颁布了水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等法律文件,标志着污染控制工作全面开展,从忽视污染防治转变到
6、重视污染防治,这是第一次重大转变。 20世纪70年代,当浓度控制难以实现既定的环境目标时,美国开始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这是第二次重大的转变。由于无论是采取浓度控制还是总量控制,都是末端控制环境管理模式的实践,而且这种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实践表明,实行末端控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据美国1988年有毒物质排放报表资料,每年仍有45.7亿吨有毒化学品直接排入环境,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而且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污染物控制标准日趋严格,实行末端控制导致环境保护工作投资日益增加,美国每年该项投资达到800900亿美元。(三)中国末端控制传统环
7、境管理模式的实践 我国的环境管理发展历程的前两个阶段充分说明了基于末端控制思想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建立和实践过程。 在第一个阶段实现了思想认识的转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认识到了环境保护要依法管理,并开始集中人力财力治理了一批重点污染源; 在第二个阶段确定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三同步、三统一的大政方针,确立了以强化环境管理为主的三大政策,形成了以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排污许可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限期治理、污染集中控制等制度为基本内容的环境管理体系。三、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弊端(1)末端处理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规划 管理 讲义 10 环境管理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