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原则.docx
《会计核算的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核算的原则.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会计核算的具体原则和要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十三项。这些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的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发挥指导作用。L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一原则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会计记录应当真实可靠。这就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在记录
2、各项经济业务时,应当认真地审核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要求,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于记载不准确和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或更正。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应实事求是,真实地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2)计算应正确无误。这是指在账务处理过程中,所记录的账户、登入的账户应当无误,数字计算应正确,保证账证、账账、账表相符。(3)会计报告的反映应是真实完整的。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和反映的真实性,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交的会计报告,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故意地歪曲,或者只报喜不报忧,这些都是不符合客观性原则
3、要求的。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于是,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例如,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如果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同时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则销售实
4、现,应当确认收入;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或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即使企业已将商品交付购货方,销售也没有实现,不应当确认收入。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结果将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作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3 .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各种经济决策具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应能够满足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的具体决策需要。因此,相关性是会计信息使用价值的重要质量特征。会计信息不能仅仅局限于客观性(真实可靠)的要求,它还
5、必须具有实际效用。不相关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毫无用处。正因为如此,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J在我国,会计信息是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信息来源。会计核算首先应向国家各职能部门如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等部门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同外部的联系必将越来越广泛。企业除向国家各职能部门提供信息外,还需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提供他们决策所需的信息。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决策信息将日趋重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相关性原则作为
6、会计信息最主要的质量特征之一。他们认为,会计信息必须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要具备相关性,它必须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等特征。4 .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一贯性原则是指每个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所使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应当相同。这是因为在会计核算中有多种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如果存货计价的方法、折旧的方法和程序各期不同,则必然会影响会计数据的客观性,使会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前后期不
7、致,缺乏可比性。这样,就会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误解,错将会计方法改变的影响当作企业正常情况或经营成果的实际变动,导致决策失误。当然,一贯性原则并不是说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永远不会变动。若企业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了提供更正确、有用的信息,确实需要调整会计方法和程序时,则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将变动情况在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正如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三条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与可比性原则不同,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的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
8、程序,便于不同时期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并不否认企业在必要时,对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作适当的变更。当企业的经营情况、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或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核算。5 .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使用相同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这样,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才具有可比性。当然,可比性原则也并不是要求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核算 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