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脑梗死常见临床类型特点及诊断标准(全文).docx
《2023脑梗死常见临床类型特点及诊断标准(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脑梗死常见临床类型特点及诊断标准(全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脑梗死常见临床类型特点及诊断标准(全文)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包括:血管壁病变、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血流动力学机制(低灌注)脑梗死缺血程度(侧支循环)趣时间耐受性局部脑缺血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脑缺血半暗带组成,大部分缺血半暗带仅能存活数小时,挽救缺血半暗带是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目标。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的治疗时间,称为治疗时间窗。脑梗死临床表现的一般特点为:突然发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
2、部位。常见临床类型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1 .根本病因:动脉粥样硬化。2 .发病机制:原位血栓形成;动脉-动脉栓塞;斑块内破裂出血;低灌注;载体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3 .临床表现(1)一般特点:部分病例有TIA前驱症状,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者12日达到高峰。(2)大面积脑梗死: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或皮质支完全性卒中所致。病程进行性加重,易出现脑疝。Tl加权像丁2加权像FLAlR像MRI显示左侧大面积脑梗死(3)分水岭脑梗死:相邻血管供血区交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导致的脑梗死,多因血流动力学原因所致。皮质前型皮
3、质后型皮质下型左颈内动脉重度狭窄MRI显示分水岭脑梗死和CTA显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4 .诊断标准(1)血管影像学检查证实有与脑梗死对应的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狭窄50%或闭塞,且血管病变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或存在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狭窄50%或闭塞的间接证据,如影像学显示大脑皮质、脑干、小脑或皮质下梗死灶的直径1.5cm,临床表现皮质损害体征,或脑干、小脑损害体征。(2)有至少一个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或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如斑块、冠心病等)证据。(3)排除心源性栓塞所致脑梗死,没有心源性卒中高度或中度危险因素。心源性脑栓塞心源性脑栓塞是心脏来源的栓子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脑梗死 常见 临床 类型 特点 诊断 标准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