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调和阴阳的智慧.docx
《闰月调和阴阳的智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闰月调和阴阳的智慧.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闰月调和阴阳的智慧闰月,是中华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是人类生活的一种维度,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和记录历史的需要,人们就必须测量时间,就必须掌握测量时间、记录时间的方法。不同文明有不同的计时方式,并形成了不同的历法。大致主要有阳历、阴历、阴阳合历,中华传统历法就是阴阳合历。“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无论阳历、阴历还是阴阳合历,它们制定的基础都是太阳与地球、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运行规律。简单地说,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即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余)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又称太阳历,一年12个月。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阳历也设“闰”,有平年、闰年之分,每四年一闰,每满
2、百年少闰一次,但只闰一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9日12小时)为基础制定的历法,一年12个月,354天或355天。阴阳合历是一种调和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周期的历法。我国传统历法把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设置为一天,把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相重合的时候定为一个月的开始,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规定为一个月,虽然每一年的长度可能并不相等,但如果将每一年的长度平均一下,就可以发现一年大约就是回归年的长度。这样的历法,既可以保证月圆之日是在每个月份的中间,又保证根据月份能够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调和阴阳,关键就在于“闰月”的设置。闰月使人们既可以确定一
3、年周期的起始点,又可以调整历法上年的长度,使其尽量与回归年接近。“圣代承尧历,恒将闰正时。”阴阳历设置闰月的目的就在于“正时“正时”,一是确定岁首,即年度周期的起始点;一是调整历年长度,使其尽量与回归年接近。按唐代张季友的说法,设置闰月,功莫大焉,“天时由之而式叙,国令于焉而合轨。春生夏长,不失其常;东作西成,孰知所以。雪应冬而絮落,云识夏而峰起。秋之夕湛露为霜,春之朝坚冰为水因此,置闰在古代颇受重视。在我国,设闰月定四时的做法早在四千多年前已有记载,尚书尧典提到帝尧任用羲氏、和氏家族中的贤能之士,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掌握其规律,并授民以时。“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
4、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这一段话的大意是,帝尧说:“你们羲氏与和氏子弟,观测天象,得知一个周期有366日,又用置闰月的办法调配月与年,使春夏秋冬四时不差,这就可以治理百官,取得各方面的成功J大概正是因为尚书的这段记载,后世的人们一般都将闰月的设置归功于帝尧与羲和。如杜周士闰月定四时诗云“体元承夏道,推历法尧咨”,徐至诗云“积数归成闰,羲和职旧司”。先秦时期的闰月,一般放在年终,故有叫做“十三月”的;汉代初年,以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年终,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为“后九月后来,伴随着二十四节气的逐步完善和加入历法,人们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中气”,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分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闰月 调和阴阳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