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治疗指南.ppt
《脑出血治疗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出血治疗指南.ppt(3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1 指非外伤引起的成人颅内大、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所致的脑实质内出血。按照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出血。其中,原发性脑出血在脑出血中约占8085,主要包括高血压脑出血(约占50701)、淀粉样血管病脑出血(CAA,约占2030)和原因不明脑出血(约占10)。继发性脑出血主要包括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畸形、动静脉瘘、Moyamoya病(烟雾病)、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颅内肿瘤、血管炎、出血性脑梗死、静
2、脉窦血栓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导致的脑出血。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脑出血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new1. 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 影像学检查提示典型的出血部位,如基底节区、丘脑、脑室、小脑、脑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叶(CAA患者);3. 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液性疾病;4. CTA/MRA/MRV/DSA检查排除其他脑血管病变(选择12种检查);5. 超早期(72h内)或晚期增强MRI检查排
3、除颅内肿瘤。 多学科专家共识 多学科专家共识 1. 院前急救:在发病现场进行急救时,首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脉搏、呼吸、血压)及意识状况、瞳孔变化。应用急救设备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如患者呼吸道不通畅,应立即清理气道分泌物;如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可现场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如患者血压过高或过低,可用升压或降压药将血压维持在基本正常范围内。如患者发病时发生外伤,应注意检查有无骨折、开放性损伤及闭合性脏器出血,根据情况给予简易处理。经紧急现场处理后,立即转送患者至距离最近且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转运途中应注意将患者始终保持头侧位,减少颠簸。 2.急诊处理:到达急诊科,
4、应立即进行初诊;需再次确认患者的生命体征,力争保持生命体征平稳;急诊抢救过程中应高度强调气道管理的重要性,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障碍或气道不通畅的患者,必须立即进行气道插管,插管有困难的可紧急气管切开,推荐环甲膜穿刺、经皮气管切开或气管正位切开;根据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肢体活动障碍及语言障碍情况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快速行头颅CT检查(有条件的重危患者可行床旁移动CT检查),判断是否有脑出血以及明确血肿大小,以便后续分诊。对于脑疝患者,急救过程更应争分夺秒。3. 分诊至神经内/外科或神经重症加强医疗病房(NICU)颅
5、内中小量血肿、无明显颅高压的患者,可暂时保守治疗,在发病72h内严密观察,动态复查头颅CT;颅内大量血肿(幕上出血量30ml,幕下出血量10ml,中线移位超过5mm,环池及侧裂池消失)、或伴梗阻性脑积水、严重颅高压甚至脑疝的患者,立即分诊至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有条件的医院可将脑出血重症患者收住专门的卒中单元或NICU2-5脑出血的非手术治疗包括颅内高压治疗、血压管理、癫痫防治、止血、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体温管理、血糖管理、营养支持、神经保护、并发症防治等多方面内容。 颅内高压治疗 血压管理癫痫防治 凝血功能异常的处理血糖管理 体温管理神经保护 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6、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积 极 控 制 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有条件的应对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常用的降颅压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人血白蛋白、利尿剂等,尤以甘露醇应用最广泛,常 用 剂 量 为14gkg-1d-16。应用甘露醇时应注意脑灌注压和基础肾功能情况。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大量研究显示,入院时高血压与脑出血预后较差相关大量研究显示,入院时高血压与脑出血预后较差相关7-87-8。急。急性脑出血的强化降压性脑出血的强化降压2 2期试验(期试验(INTERACT2INTERACT2)研究显示,收缩压的)研究显
7、示,收缩压的变异性也是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变异性也是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9-119-11。因此,脑出血后应。因此,脑出血后应尽早快速降压,尽快达到目标值,但不宜在短时间内将血压降得过低尽早快速降压,尽快达到目标值,但不宜在短时间内将血压降得过低。 关于降压目标,近来发表的急性脑出血强化降压实验(INTERACT)12、INTERACT213、急性脑出血降压治疗试验(ATACH)14、脑出血急性降低动脉压试验(ADAPT)15-16、脑出血紧急风险因素评估和改善的卒中急性管理研究(SAMURAI)17等临床试验为早期强化降压(在发病后6h内将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并维持至少24h
8、)提供了证据。其中,INTERACT2研究证实了早期强化降压的安全性,提示早期强化降压改善预后的作用优于既往180mmHg的降压目标。该研究被欧洲卒中组织(ESO)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2014版)纳入作为主要证据,推荐“急性脑出血发病后6h内强化降压(1h内收缩压低于140mmHg)是安全的,且可能优于180mmHg目标值”18。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指南亦基于前述研究修改了血压管理的目标值。我国对降压目标值参考AHA/ASA2015版指南19收缩压在150220mmHg和无急性降压治疗禁忌证的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收缩压降至140mmHg是安全的(类,A级证据),且能有效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出血 治疗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