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docx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青岛及周边区域的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家电信息、石油化工等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维修电工(中级以上)岗位操作能力,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现代企业供配电系统和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及质量监督与控制等工作的实用型高技术技能专门人才。二、培养能力(一)专业基本情况智能制造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于1999年设立并于2000年开始招生,2018年、2019年在校生
2、人数分别为465人和451人,2020年毕业生数为173人,2020年招生数为149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于2007年,被山东省评选为“山东省特色专业”,于2009年评选为全国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特色专业。(二)专业能力具备电气识图、绘图能力,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与电工工具的使用,电子线路焊接与电子产品制作能力,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选择、使用、调整,电气装配与调试能力,电工作业安全与工厂供配电技术应用能力,PLC控制技术应用能力,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能力,交直流调速技术应用能力,电力电子技术应用能力,传感器与过程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诊断及排除能力,PLC级联与工业组网应
3、用能力,工控软件的组态能力。()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的设计突出“工学结合”:职业环境见习、课程教学、综合技能教学、顶岗实习等各阶段始终与集团等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合作,按照“学教做一体化”模式展开,学生职业技能逐步得到提高,达到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综合技能实训课、创业创新课和定岗实习,门数40门,累计151学分,学时达:2898学时(其中实践学时达到1853学时)。三、培养条件师资队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拥有实力较雄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共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有2名教授、4名副教授、1名高工,3名讲师,副高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70%,教师中获得硕士学位
4、的有8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80%;本专业拥有一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一名山东省教学名师、一名院级教学能手、一名院级教学新秀及一名院级最受毕业生欢迎老师。本专业拥有两个省级精品课程网站及五个院级精品课程网站;本专业拥有设备总值为800余万元、面积为1680平米的国家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自动化生产技术实训基地等,包括电气传动实训室、柔性生产系统安装与调试、PLC与网络控制实训室、智能电子产品创新设计实训室、高中级维修电工实训基地等9个专业实训室及10余家校外教学基地。四、培养机制与特色为了规范本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
5、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毕业条件、职业资格条件等内容,在确定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共同开发制定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考核学生的依据和尺度。各课程标准具体包括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课程参考教材书目、网络资源网址、课程设计说明等内容,形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本专业的采用“项目贯穿、理实一体、课证融合(简称:一贯穿、二一体、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示范模仿”式“学教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五、培养质量1 .在校生“双证书”获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自动化 技术 专业人才 培养 状况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