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22版.docx
《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22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22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22版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IymPhOma,H1.)是一类成熟B细胞肿瘤,大多起源于生发中心,主要累及淋巴结、脾、肝脏和骨髓。H1.的发病率以北美、北欧为最富,东亚的发病率较低。在我国,H1.占淋巴瘤的8%11%,男、女性别比为1.2:1,中位发病年龄38岁。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15-34岁和60岁以上;10岁以下者罕见。【病因】(一)病毒感染曾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EB病毒感染者发生H1.的风险增加了3倍,H1.患者血清EB病毒衣壳抗体的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在发生肿瘤以前已存在数年。约50%H1.患者的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内可以
2、检出含有EB病毒编码的小RNA,尤易见于混合细胞亚型及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HIV感染者发生H1.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020倍。(二)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在H1.的发病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文献报道4.5%的患者家族中有人患H1.或其他肿瘤;同卵双生同胞之一发生H1.,另一同胞发生该病的风险比异卵双生者显著增高。H1.患者第一代亲属发生该病的风险增加5倍。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结节病病史或家族史者,H1.的患病风险增加。(三)其他免疫性疾病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如共济失调毛细管扩张.K1.inefeIter综合征、Chediak-Higashi综合征、WiSkOtt-AI
3、driCh综合征)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非热带性口炎性腹泻、Sjogren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轻度增加H1.的发病风险。【临床表现】(一)淋巴结肿大大多数为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性肿大(60%-70%),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约30%),横膈下淋巴结肿大约为10%o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团,触诊有软骨样感觉。少数患者仅有深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纵隔或后腹膜肿块。H1.侵犯各器官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症状,骨髓受累(发生率低于10%)常无症状。颅内、胃和皮肤损害罕见。(-)发热及其他特殊表现约30%的患者出现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为首发表
4、现,通常年龄稍大,男性多见,常有腹膜后淋巴结累及。约1/6的患者出现周期性发热(PeIEbStein热),表现为有规律的高热数天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维持数天后再次发热。局部或全身皮肤瘙痒,多见于年轻患者,尤其女性,痰痒甚至是H1.的唯一全身症状,在确诊前数年即已出现。不到10%的患者在饮用含酒精饮料后在病变淋巴结可出现疼痛,机制不明。随着疾病进展,恶病质常见。部分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确诊时存在副肿瘤综合征表现,包括胆管消失综合征和特发性胆管炎、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或溶血性贫血)等。霍奇金淋巴瘤神经系统的副肿瘤综合征包括亚急性小脑变性、脊髓病变进行性多灶性脑病
5、和边缘叶脑炎。【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一)血液和骨髓检查常有轻到中度贫血,一般见于疾病晚期,多为慢性病贫血;白细胞可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约1/5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可见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少的病因除脾功能亢进外,也可有免疫因素或骨髓受累等。血细胞减少尤易见于疾病进展期及淋巴细胞削减型H1.。血清篦微球蛋白水平与肿瘤负荷及预后具有相关性。对于就诊时有B症状(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或外周血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水平的患者,应做骨髓活检和涂片检查。12%的初诊患者有骨髓受累,尤其见于老年、进展期、组织学预后不良、有全身症状或免疫缺陷者。年轻、无症状且临床分期为I或H期者,很少骨髓受累及。骨髓
6、涂片找到R-S细胞是H1.浸润骨髓的依据;骨髓穿刺涂片阳性率仅3%,但骨髓活检可提高至9%22%。疾病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增快,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后者提示预后不良。(二)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应做胸部、腹部和盆腔的CT检查,当骨骼或软组织受累及或静脉应用造影剂有禁忌时进行磁共振检查。PET/CT用于疾病的分期、检查和治疗后残留病灶的检查,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CT,已成为临床分期的标准检查。目前,Deauvi1.1.e5分类法是判定PET/CT结果最常用的方法(扩展阅读16-5-2-1),一般W3分为阴性,45分为阳性。但需要注意,PET/CT判断骨髓是否存在病变时可出现假阳性,在化疗后
7、骨髓造血恢复或应用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时易于出现。在随访过程中,出现胸腺增生、肉芽肿病或感染性疾病也可导致PET/CT出现假阳性。尤其是此前CT未发现的病灶,需要组织活检以进一步确诊。(三)病理活组织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H1.的基本方法。选取较大的淋巴结完整地取出,避免挤压。深部淋巴结可在B超或CT引导下粗针穿刺病理学检查,单纯细针穿刺往往不能确诊H1.:如果只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最好采用纵隔镜或纤维支气管镜对纵隔淋巴结进行活检取材,也可以考虑CT引导粗针穿刺病理学检查。表16-521不同亚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和构成情况组织学类型形态学表现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构成比经典型结节硬化性致密纤维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霍奇金 淋巴瘤 诊疗 规范 2022
